第220章 我想招他为婿(1/2)
第220章我想招他为婿
宋煊的行为,当真引起了众人的注目。
谁都没有料到晏知府刚说大家要放松。
作为本次解元的宋煊,立马就执行了。
而且宋煊的姿态,搞得好像在他自己家里一样!
这也太放松了。
简直放松过了头。
堂堂解元,如此高傲嘛
他连晏知府都不放在眼里。
众多通过发解试的学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毕竟一个新科状元要是如此,那也是情有可原。
年少轻狂嘛。
可宋煊不过是个解元,他如此猖狂,当真能在科举这条路上走的长远吗
至于张方平晓得宋煊如此做必有缘故。
但不管怎么着,自己也得为十二哥分担压力以及怒火。
随即他也要了一个凭几要靠着做。
就连坐在他对面的赵概,也是有些不理解宋煊的行为,随即恍然大悟,叫人也给他准备一个凭几。
晏殊瞥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宋煊。
他还真是一丁点都不客气。
宋煊把上官的话不仅百分百执行,他都能给你执行加倍,搞到二百。
要不是晏殊了解宋煊的性子。
晏殊都在思索,诸如宋十二他这种执行话语,加倍的行为,是不是在给自己火上浇油
但效果显而易见。
宋煊如此放荡的行径,晏知府都只是笑笑。
他还当众夸了一句不愧是能考解元的人,就是懂得什么叫放松。
有了晏殊的肯定,其余学子见宋煊如此放荡不羁,都没事,那他们也自然而然的放松起来。
不在紧张兮兮的。
晏殊拿眼撒抹了一下全场学子,他不得不承认。
宋煊就是会为上司解决问题!
否则紧绷绷的氛围,不知道要维持多久呢
有了宋煊的打样,众多学子也是相互交谈,逐渐放松起来。
吕乐简捅咕了一下包拯的肩膀:
“包兄,看样子晏知府是非常喜欢十二哥儿哎。”
包拯回过头瞥了一眼伸长脖子的吕乐简,慢悠悠的道:
“若是你吕乐简也能考中解元,自是可以与十二哥儿一样的待遇。”
吕乐简自讨没趣。
虽说他能中榜,可也不过是排名靠后。
如何能够比得过其余人,更不用说排在前头的解元宋煊了。
至于接下来的省试。
吕乐简更是哀嚎一声,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通过啊!
宴会上并不是只有晏殊一个官员,其余几个官员,诸如宋绶、宋祁、苏耆,甚至连杜衍都在。
反正他也是官员,凑巧参加这次宴会,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将来若是升官迅速,杜衍总归是能做这种事的。
杜衍打量着那个靠在凭几上十分潇洒的宋煊,对着一旁的苏耆道:
“此子果然一表人才,为人处事又极佳,须臾之间,便帮了晏相公。”
苏耆先前总觉得宋煊就是运气好。
可是宋十二的这次简单的操作达成的效果,着实是让苏耆刮目相看了。
此子将来当了官之后,必然是大有所为。
“确实如此。”
杜衍随即望着苏耆道:“老夫是有三个女儿的。”
苏耆与杜衍刚刚结下儿女亲家。
杜衍的长女嫁给苏耆的次子苏舜钦。
“你的次女如今不过十三岁啊!”
苏耆倒是明白杜衍的心思。
宋十二如此人才,若是成为自己的女婿,将来定然能够照拂家族。
毕竟苏耆他自己就是宰相王旦的女婿。
大姐夫是韩亿,三妹夫是范令孙,四妹夫是吕夷简的儿子吕公弼。
虽说岳父王旦不在了,但是他们几个人的仕途也都没有明显的停顿。
苏耆自己则是在各个转运使当中流转,朝廷中枢目前空缺不出来什么位置。
“十三岁正是要寻摸良婿的时间,待到十四五岁后,便可择机完婚。”
杜衍越看宋煊越觉得顺眼。
先抛开宋十二他考中解元这件事,光是这长相这身条,加上这个脑子,何愁将来不会出将入相的
所以杜衍觉得定下一家亲,与定下两家并无什么区别。
“世昌,此事你先过问一下晏相公,我觉得自从宋十二考中解元后,本地的士绅定然会争相上门提亲的。”
“你这条过江龙,怕是对上本地蛇也不占什么优势。”
听着亲家的打趣,杜衍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依照宋煊如此这般优秀,定然会被媒人踏破门槛。
兴许连各家小娘子的画像,都收了不少。
不过事在人为嘛。
苏耆见杜衍一丁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随即又出了个主意:
“你且去问问晏相公,他与宋十二相熟,说不准能帮你从中牵线搭桥。”
苏耆估算了一下晏殊的长女也该到了出嫁的年岁。
不知道他是否早就想要把宋煊招为女婿。
所以通过杜衍之口,试探一二,苏耆觉得倒也有趣。
“嗯,倒是好主意。”
杜衍当真是不拖沓,他直接端起酒杯,就奔着晏殊那里去了。
晏殊正在满眼打量着这些人才,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够顺利通过殿试,成为大宋官员的一员。
然后他余光就瞥见了杜衍过来了。
“晏相公。”
杜衍举着酒杯笑了笑:“一直未曾好好与晏相公聊一聊。”
“你我同朝为官,自是有的机会聊,只是许久未见,你须发还是没有一丝改变”
“晏相公也晓得,我早早就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驾鹤。”
杜衍顺势坐在一旁:
“我的几个儿女都已经渐渐长大,实在是放心不下,故而前来与苏耆定下儿女亲家之事。”
“恭喜恭喜。”晏殊端起青瓷酒杯一饮而尽:
“倒一件值得庆贺之事。”
杜衍也是赞同的点头,长女的亲事定下来了,他也是十分的欢喜。
“可我还有两个女儿未曾出嫁。”
杜衍话题一转:
“我方才一直都在观察这些学子,期望能够找出来一个有担当且有能力的女婿。”
晏殊立马就猜到了杜衍下一句,你说这么多,不就是看上宋十二了吗
来我这打探口风,你是想要招他为女婿!
这点小心思,晏殊作为神童,如何能够领会不到
“我觉得宋十二就不错,长相佳气质好,学问也好,还有才华。”
杜衍是演都不在演的,表示自己看上宋十二这个女婿了。
“晏相公以为如何”
晏殊捏着胡须沉吟了一二,这才缓缓开口道:
“世昌怕是对宋十二了解的只有皮毛,并不全面。”
“确实是这样。”
“此子家中琐事,我也得与你说上一说。”
“愿闻其详。”
晏殊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与杜衍一说。
宋煊自幼就遭到如此重创,可他不仅没有自暴自弃的长歪,诸如他二哥一般。
反倒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闯出这般名堂来。
光是这份能力,整个大宋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有几个能拿出来与他相提并论的。
至于家世不好,杜衍丝毫不在意。
虽说他出身的显赫,祖上是大唐宰相。
可是到了他这里已经是家道中落。
他母亲比宋煊他母亲改嫁的还要早。
杜衍在自己家族当中,也是不受待见。
他自己的两个亲哥哥时长虐待他,甚至拿剑砍他。
那年他才十五岁。
杜衍为了活命前往自己母亲那里,但是他继父也不想收留他。
杜衍一下子就无家可归,在孟洛等地流浪,当街溜子。
可是当街溜子的时候,一个富户见杜衍仪表不凡,当即将女儿嫁给他。
杜衍从此吃穿不愁,又有了读书的条件,自是开始束发苦读。
皇天不负苦心人,大中祥符元年,他中了甲科第三。
也就是常说的探。
所以杜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一瞧宋煊便是与自己一样的仪表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此等好苗子,不立即女儿嫁给他,那就是自己没有眼光,平白耽误了女儿的幸福。
“那宋十二与我的经历当真是相似的很呐。”
杜衍觉得自己与宋煊越发投缘了。
翁婿俩全都是幼年生活悲惨,遇到“贵人”,走上了正途。
晏殊正是宋煊的贵人,诸如自己老丈人一样。
晏殊听着杜衍的回答,一时间心中还是有些吃味的。
他真的动过要把女儿嫁给宋煊的心思。
但是有曹利用的嚷嚷,说他看上宋十二了,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所以晏殊不屑的与曹利用相争,他相信宋煊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就知道该怎么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