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 第379章 夏军伐楚

第379章 夏军伐楚(1/1)

目录

三皇子身姿笔挺地屹立于队伍前方的高坎之上,目光如炬,紧紧凝视着近在咫尺的楚国边境。身旁的杨石将军同样难掩兴奋,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们脚下,是一支气势恢宏的大军,士卒们身着现代精良装备,手中兵器寒光闪烁。一面面战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号角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整个军队宛如即将喷发的火山,积蓄着毁天灭地的力量,只待一声令下,便会汹涌而出,势不可挡。

随着三皇子振臂一挥,一声“出发”响彻天际,大军迅速而有序地登上军车。刹那间,军车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仿佛远古巨兽的嘶吼,整个大地都在这股磅礴之力下微微颤抖。阳光洒下,映照在钢铁车身上,反射出耀眼光芒,整支军队显得愈发威武雄壮,散发着无坚不摧的强大气场。

当大军的铁蹄正式踏入楚国边境线,三皇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之情。往昔夏国在楚国面前遭受的种种屈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夏国,国力衰微,在楚国的强势威压下,只能卑躬屈膝,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尊严被肆意践踏。而如今,他竟能率领如此强大的军队,以雷霆之势踏上楚国土地,为夏国洗刷曾经的耻辱,这份荣耀与责任让他热血沸腾,心潮久久难以平息。

这支锐不可当的部队宛如一把利刃,迅速插入楚国境内,一路高歌猛进。所到之处,楚军的防线如纸糊一般被轻易撕开,毫无还手之力。仅仅一日之间,他们便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克三座城池。战场上,楚军丢盔弃甲,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的身影随处可见。那些机灵地选择小路逃亡的楚军,或许还能在山林的掩护下寻得一线生机;而那些沿着官道奔逃的,则根本无法与夏军风驰电掣的军车竞速,最终只能无奈地沦为阶下囚。

夏国出兵的消息,如同一场迅猛的狂风骤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迅速传至楚国都城西京。皇宫大殿内,皇帝萧冼正端坐在威严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修长的手指紧紧攥着手中的战报,那战报仿佛承载着他熊熊燃烧的怒火。当逐字看完战报内容,萧冼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懑,手掌猛地拍在身旁的桌案上,发出一声沉闷而巨响,怒吼道:“尔等胆敢!”这声怒吼在空旷的大殿内不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威严,仿佛要将这突如其来的羞辱与挑衅震碎。

紧接着,他手臂一挥,将手中的战报狠狠扔向大殿中央,那战报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如同一只折翼的鸟,最终无力地落在地上,仿佛是对夏国此番行径的无声抗议。萧冼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厉声说道:“你们也都看一下,夏国竟然敢进犯我国!”

太监们见状,急忙小步上前,弯腰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战报,然后恭恭敬敬地呈递给大臣们传阅。大臣们依次接过战报,缓缓展开,随着目光的移动,每个人的脸色都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震惊与忧虑。

看完战报后,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群臣们的情绪如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他们义愤填膺,纷纷对夏国的进犯行为表示出强烈的愤慨。毕竟,长久以来,夏国在楚国面前一直都是恭顺有加,俯首称臣,如今竟敢主动挑衅,这无疑是对楚国尊严的严重践踏,怎能不让人怒火中烧。

就在此时,文臣队列中一位身着长袍、面容清瘦的大臣快步走出,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恭敬地躬身施礼后,朗声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下之急,是要即刻派遣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率领精锐之师,火速前往前线迎敌。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敌军逐出我楚国国境之外,以保我楚国疆土安宁!”

这位大臣的话语刚落,只见一位身材魁梧、身披厚重铠甲的武将如一阵疾风般迅速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右拳紧握,重重地捶在左胸口,抱拳高声喊道:“陛下,末将愿率麾下兵马出征,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定要将那夏国的来犯之敌打得屁滚尿流,狼狈而逃!”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在大殿内回响,充满了必胜的决心与豪迈的气概。

他的话音未落,身后又有几位武将按捺不住内心的热血,纷纷站出来,抱拳请战。一时间,朝堂之上,请求出战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整个大殿被这股激昂的求战氛围所笼罩。

萧冼端坐于龙椅之上,原本阴沉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看着这些忠心耿耿、勇于担当的将领们,他心中暗自感叹,自己的手下果然皆是忠勇之士,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能够挺身而出,实在是楚国之幸。他微微张口,刚要下旨准奏。

就在此时,又一位身形略显单薄的大臣从人群中缓缓走出,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萧冼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直起身子,清了清嗓子,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如今的夏国已远非昔日可比啊!回想之前,我楚国派去的十五万大军,竟在短时间内大败而归。据前线逃回的将士所言,对方拥有一种极为先进的武器,此武器不仅能够在远距离攻破城门,威力惊人,即便是我军厚重的盾牌也难以抵挡其锋芒。更为可怕的是,其射程远超我军弓箭,且还具备连续发射的能力。听闻夏军士卒几乎人手配备,实在是令人胆寒!”

这位大臣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众人皆被他的话惊得呆立当场,说不出话来。此前,那些从前线逃回来的将士们也曾提及类似的情况,但当时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那些士兵为了逃避战败的惩罚,编造出来的荒诞借口罢了。如今,这封刚刚送达的战报上,竟也明确提及此事,这让众人心中原本的疑虑愈发浓重,仿佛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就连一直稳坐龙椅之上,见惯了风云变幻的萧冼,此刻也不禁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就在这时,之前那位请战的武将脸色一沉,上前一步,指着说话的大臣,怒声喝道:“你这简直就是妖言惑众!夏国不过尔耳,怎可能拥有如此厉害的武器?你如此言论,分明是想要动摇我军军心!臣恳请陛下立刻将此獠斩杀,以正视听!”他心中满是愤怒,一方面是对大臣言论的怀疑,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满腔的热血与豪情被这看似荒谬的言论泼了冷水,仿佛自己主动请缨的行为变得有些莽撞和愚蠢。

然而,那位大臣却并未被武将的威势所吓倒。他猛地转过身,双眼圆睁,怒视着武将,义正言辞地反驳道:“你这匹夫,真是鼠目寸光!那好,我且问你,你可有本事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灭掉一个国家?而且要保证所有战役皆大获全胜,未尝一败。上次出兵,可并非只是我楚国的十五万人马,而是三国联军总计四十五万之众啊!可结果呢?不到一个月,这四十五万人马竟全军覆没!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四十万头猪,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你又能抓捕多少头?”这位大臣心中同样愤懑不已,他觉得武将的质疑是对自己的侮辱,自己所言皆是基于种种迹象的合理推断,怎能被如此轻易否定。况且,他深知若不把这些严峻的情况分析清楚,楚国贸然出兵,极有可能重蹈覆辙,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连串犀利的质问,让那名武将顿时涨红了脸,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不仅是他,殿内其他大臣们,包括龙椅上的萧冼,心中皆是无比惊骇。他们此前一直对那些逃回士兵的话心存疑虑,如今将闽国、墨国、高句国迅速灭国的消息与眼前的情况相结合,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倘若士兵所言属实,那楚国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究竟有几成胜算?又该如何排兵布阵,抵挡对方如汹涌潮水般的兵峰?大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沉重的气息,每个人的心头都仿佛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霾,未来的战局如同迷雾一般,让人看不清,也猜不透。

这时,之前那位满脸质疑的武将,心中仍存有一丝侥幸,他紧盯着进言的大臣,目光中带着一丝倔强与不甘,直接开口质问道:“你说的那些,不过是些听闻罢了,可有实打实的证据?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那些逃回来的士兵难保不会夸大其词,混淆视听。”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似乎想要抓住最后一丝反驳的机会,内心深处,他实在难以接受夏国竟拥有如此先进可怕武器这一事实,毕竟在他的认知里,楚国一直都是实力超群,周边小国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