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魏风华 > 第595章 前线

第595章 前线(1/2)

目录

魏辽边境的军事对峙,从这两个帝国立国开始就没有停下过,然而在最近半年,尤其是魏国将防线推到环绕幽燕的长城之后,这种军事对峙的肃杀气息俨然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年,因为就连握着长矛的小卒都知道,那不可避免的一战,随时可能来。

可能是明天,可能是后天,可能要再过半年,也可能两三年都打不起来,这种随时可能上阵厮杀的等待无疑是极为煎熬的,在这一刻无论是魏人还是辽人,无论是在长城上冷冷北望还是在北边严阵以待的人们,或许都在盼望那个时刻能来得早一点,起码能早些解脱,而不是每天都呼吸着军营里越来越压抑沉重的空气。

九月二十七,日头已经偏西,披着铠甲的李易督促着士卒修补长城上的缺口,他注意到目力极尽处几骑辽军斥候穿过山口,城下立刻便有魏军斥候拍马上前截杀,俱都没入山后不见,不由目光一凝,接连传下几道戒备的军令。

这番表现看起来实在有些小题大做,毕竟辽人斥候是出了名的喜欢四处闲逛挑逗敌军,但考虑到前些日子辽人也用同样的招数引开斥候然后攻打了一次长城,所以李易还是下意识地让人吹响了让士卒上城墙防御的号角。

由不得他不警惕,有些亏吃过一次还不长记性那就真是该死了--更何况眼下是万万不能出问题的。

他在城头等了片刻,没有看到斥候的回报,也没有等到辽军越过山口的烟尘,便悄然松了口气,摆手撤去了警戒。

一旁的副将凑到他身边,小声问道:“将军,咱们就一直这么干看下去?妈的这些辽人都把兵怼到咱们脸上来了,这不出长城给他们来一记狠的?”

“不能贪图一时爽利,就误了北伐大业,”李易说话越来越沉稳,越来越有前线主帅的威严,“更何况辽军气势汹汹而来,就是想逼我们越过长城一战,敌人想做的,便是我们要避免的,继续这么僵持下去,难受的反而会是外面的辽人。”

从江南追随李易到如今的年轻偏将摸了摸后脑勺,越琢磨越觉得自家将军说的在理,可细想下去又透着股焉坏的味道...难怪这些天辽人的动作越来越大,整个中京道的兵力南下一头撞上长城连过都过不来只能在山下扎营打转,想一想还真是他们更憋屈一点。

“我记得我让你去后方督促粮仓修建的进度,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偏将一凛,连忙站直了回道:“将军放心,末将绝对没有偷懒!密云七处粮仓末将都去看了的,修得没话说!从河北运过来的存粮已经填进去了,随时都能取用!”

李易微微点头,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有了保障,打起仗来心里才有底,不过这一次王爷的手笔是真的够大...前线修建七处粮仓,北境大部分存粮都填了进去,光是密云就囤积了超过一百一十万石粮食,再加上同样在转运粮草的西线与动线...保守估计前线已经有了两百多万石粮食,这还不算此时尚在路上的,这几乎已经掏空了整个北境与大半个江南,甚至连高丽都走海路将大部分存粮供给东线,如果不是秋收在即,怕是北境和高丽接下来要饿死不少百姓。

这么看起来这一战的确是太仓促了一点,但李易从不质疑王爷的决定,既然王爷说要打,要拼尽一切地打,那么李易就会像一颗树钉死在这座长城上,等着王爷军令传下北伐正式开始的那一天。

“可真的只有魏国押上了一切么?”

李易默默想道,他看向辽军远在几十里外的大营位置,那里同样有着辽国最后的底蕴。

辽国的中京道连接了草原与上京,而这次中京行营几乎全军南下,这俨然是察觉到了魏军的大致动向,把此地划为了主战场,有长城在手的大魏占据了先机,什么时候开始北伐是由魏国决定的,辽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将整个中京行营压到了密云段长城下方,逼着魏国在此地先打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