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前奏(1/2)
“最好别是又叫我来批折子,眼看就要打仗了,连这么点休息的时间都不给?我就纳了邪闷了,是谁说有了爵位就能混吃等死的?叫他出来我先给他一刀。”
走进衙门后堂的顾怀话里带着不少怨气,正拿着一份军情脸色凝重的卢何看着自己一向温良恭俭让的弟子话里话外都透着股阴阳怪气的味道,也不由有些心虚,顾怀这半年来有多辛苦,他是看在眼里的,当初走进北境的顾怀还是个只会闷头打仗提着刀吓唬地方世家的官场愣头青,如今北境零零总总的一切都需要他亲自过目,忙得连去无棣港口见一见自己的夫人都没时间...话说回来好像忙得连亲事都来不及办,这么一想自己跑来打断人家小两口离别之前的闲话的确有些不地道。
卢何甚至觉得或许也不该总是担心自己哪一天就撒手人寰,所以就想尽早地让顾怀承担起北境藩王的所有责任--对于一个未满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来说,顾怀背负的未免太多了。
但手里的这封军情实在有些烫手,所以卢何很快把这些情绪抛到了脑后,只是将它递给顾怀:“辽国有动作了。”
顾怀眉头一皱,刚刚的怨气也不翼而飞,他快步接过军情文书,只是展开略微扫了一眼,嘴角就微微下抿,连眼神都凝重了起来。
“看来我和那位辽帝的确是有一些默契的,”他说,“连动手的时间都选择的差不多--只是辽国在转运粮草征召士卒的同时,居然还想收复辽阳,是不是也太看不起魏国了一点?”
“也有可能是辽国意识到了女真不会袖手旁观这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卢何叹道,“两线作战确实是兵家大忌,但如果金国注定要在辽国背后捅上一刀,主动开战反而能圈定战场的范围,给自己留下一些余地。”
他显然还没有说完,欲言又止之下,顾怀替他说完了剩下的话:“而且就算是两线开战,也比大魏的情况要好...毕竟大魏是三路出征北伐。”
是的,在当初收复幽燕时,几乎北境的所有高层都知道接下来的北伐会是怎样的过程:西线杨盛郭図突进辽国西京道,北线前线大将李易带兵直抵草原,断掉辽国上京与根基之地草原的联系,而东线陈平则是挥军北上,直插辽国京城。
三条战线,断掉辽国在草原外的所有生机,从当初北平初定的第一场阅军里,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猜到了顾怀的打算,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过,毕竟三线北伐对于国力还不如接连失利的辽国的魏国来说,实在太过吃力--然而顾怀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计划,从收复幽燕后他站在长城上朝北瞥去的那一眼开始,他就决定要一战断掉辽国所有翻盘的希望。
天下太大,事情太多,拖个几十年,就算把辽国逼回草原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辽国的存在实实在在威胁到了魏国的存续,如果不是游牧民族如同虎狼的本质让魏国不得不抽调大部分兵力、绝大多数精力用来防范,这个天下有太多比一场决定两国命运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
卢何深深地看了顾怀一眼:“依老夫对你的了解,哪怕辽国已经先有了动作,哪怕辽国明显做好了准备,你也不会改变当初定下的战略?”
顾怀沉默下来。
许久之后,他才轻声说:“为什么要改变?”
“或许先攻已经力竭的西京道才是更好的选择,断掉辽国与西域的联系,再徐徐图之,辽国上京道,不是那么好攻的,更何况你还要进逼草原。”
“局面确实不乐观,三线进攻,就意味着原本能全部压上的兵力需要分成三部分,”顾怀说,“胜算的确会比原来更低,风险只会比原来更大,但换个思路想一想,几年之前,有人能想到魏国可以在数年之内就积攒起国力,掀起一场注定留在青史上的北伐么?”
卢何摇了摇头:“大概是想不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