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98章 你们未必不能成为大明的渤海国

第298章 你们未必不能成为大明的渤海国(2/2)

目录

毛文龙皱了皱眉,十分疑惑地道,

“那种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像样的田产,值得你们以那里为巢穴?”

李国助轻笑一声:

“我说的可不是田产,而是能制造商品的作坊,以及能为作坊提供原材料的农场等。”

“比如枪炮厂,我们在铁山部署火炮暗堡所用的火炮都是南海边地的枪炮厂生产的。”

“还有我们在朝鲜出售的所有商品,如棉布、成衣、丝绸等等,都是南海边地的各类工坊生产出来的。”

“我们在南海边地甚至还有造船厂,可以制造商船和战舰,自行组建水师。”

“海贼都是不事生产,唯务劫掠的,而我们出售的商品却都是自己生产的。”

“我们把入境朝鲜的辽民运到南海边地也是为了让他们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毛大将军,现在你还觉得我们是海贼吗?”

在明代“产业”一词主要指私人财产,尤其是土地、房屋、商铺等实体资产。

而现代“产业”一词则通常指的是工业或商业体系,往往与生产经营有关。

李国助说的“产业”明显是现代的意思,而毛文龙理解的却是明代的意思,也就难怪他会说出那样的话了。

“哦……如此说来,你们还真不能算是海贼了……”

毛文龙若有所思地道,突然猛地扭头看向李国助,目光锐利地道,

“莫非你们是要海外称王,自立一国吗?”

李国助垂首轻笑一声:

“毛大将军若要如此说,亦无不可,反正天子四民商人最贱,”

“尤其是我们这些在海外讨生活的华商,更是天子弃民,”

“哪怕在吕宋被弗朗机人屠杀数万也在所不惜,无人问津。”

“然而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人乎?”

“我们在南海边地自立一国,无非是为了保护海外华商的利益和生命罢了。”

毛文龙点了点头,沉吟道:

“嗯……南海边地那块地方在唐时原是有个渤海国的。”

“圣历元年,趁契丹反唐之乱,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于南海边地自立称王,初称‘震国’。”

“唐朝曾派军征讨,但因契丹阻隔和靺鞨的抵抗未能成功,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神龙元年,唐朝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招抚大祚荣。”

“大祚荣接受和解,并派其子大门艺入唐为质,表明归附意向。”

“开元元年,唐朝正式派遣郎将崔忻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并以其辖区置忽汗州,加授大祚荣忽汗州都督头衔。”

“自此,震国改称渤海国,成为唐朝的藩属。”

“当时,唐朝的主要威胁在西部的吐蕃、突厥和西南的南诏,东北方向需保持稳定。”

“册封渤海国可减少军事压力,集中资源应对其他威胁。”

“渤海国也确实替唐朝牵制住了契丹、奚族等部落。”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你们又是汉家同胞,不比番邦蛮夷,”

“只要能替朝廷牵制建奴,你们未必不能成为大明的渤海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