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兼怀故友(1/2)
第218章兼怀故友
宋浩发现宋煊这帮同窗,是一丁点都没拿此地当做别人家。
仿佛自己都是这里的主人一般。
一个个要么就坐在躺椅上,摇着扇子,要么就在那里逗着鸟笼子里的鸟。
反倒他们两个兄弟,像是外人一样,在宋煊家中,显得特别局促。
吕乐简在那里写着书信,总之便是好消息要迅速传播出去。
陶宏叫人开始把两背篓钱拉出来,直接放在车上,又把驴给拉出来。
让肖志鸿带着王珪去外面游街撒钱去,把钱撒干净了再回来。
他准备在门口挂上歇业的牌子,今天高兴,暂停营业。
若是想要购买彩票,可前往其他店铺。
总之,宋煊中了解元这件事,必须得大规模宣扬一二。
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极为高兴的事。
王珪架着驴车出门,肖志鸿抓了几把铜钱,递给追在驴车后面的孩童。
告诉他们将来也好好读书,快回家去了,免得被人给抢走。
几个孩童自是蹦蹦跳跳的走了,说着什么宋十二中解元喽的话。
王珪随即笑嘻嘻的道:“肖大哥,回头也让我撒撒钱呗。”
“没问题,你总归是要跟少爷去东京的,街坊这里还是我来应对,在走远些你来。”
“好嘞。”
王珪当即驾驶驴车奔着远处走去。
撒铜钱让别人沾沾喜气这种事,自古有之。
唯一的便是撒钱的多寡罢了。
一个五十多岁须发皆白的文士,手里接住了几枚铜钱。
杜衍不到四十岁便已经是一副老人模样,须发皆白,气血衰弱,一直被认为活不长。
但是他却是难得的高寿,且在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后,杜衍接替当了百日宰相,但是因为得罪人,被丁度弹劾为新党朋党,最终被罢相。
后杜衍蛰居南京城(宋城),成为睢阳五老之一,年过八十而亡。
“宋煊”
此时的杜衍要调任扬州。
他是受到好友苏耆的邀请来南京叙叙旧的。
主要目的是把两方的儿女亲家之事提上日程。
苏耆的次子苏舜钦天圣二年就参加过科举考试,结果没中举。
如今又重新参加发解试,也不知道能不能过。
杜衍觉得自己年岁大了,但是长女还没有出嫁,总归是要想着点的儿女的,尤其是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噶了。
“等等,莫不是苏国老,提到的那个天才”
苏耆是写信的时候,提过应天府宋煊赚钱的法子,当真是大为惊讶。
而且宋煊还舍得把赚到的钱拿出来“挥霍”。
无论是书院学子还是许多贫苦之人都收到了他的恩惠。
如今亲眼见到,却是喜欢挥霍。
如此不把钱当钱看的人,属实是世间少见。
杜衍收好喜钱,当真是觉得心情愉悦。
他示意仆人让开道路。
因为驴车后面已经跟随了一大波捡钱的百姓。
“当真是出手阔气。”
杜衍好不容易等人走散了,这才慢悠悠奔着苏耆租住的房子去拜访。
但是苏耆并没有立即回家,众人在县衙当中与范仲淹叙话。
此番应天府发解试,应天书院的学子,足有七十二人登榜,其余人则是家中私塾或者各地县学。
总之范仲淹的成绩,众人可都是一眼都瞧出来了。
就是不知道这七十二人又有几人能够成功走到进士那一步。
无论如何,作为应天府知府的晏殊,都得夸赞一下范仲淹教导有方。
教化之功,对于文官而言,是一件极为重要,且最容易出成绩的考核。
“希文呐。”
晏殊摸着胡须笑了笑:
“书院此番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是也要照顾一下应天府其他县学啊,你回去之后,便把心得写一写,如才方能让其余县学的学生也有机会上榜啊!”
“对对对,切不可藏私。”苏耆也连忙追了一句。
范仲淹连连摇头:
“诸位不可把功劳都放在我等身上,许多都是学子自己个想要学,想要考出一个好成绩。”
“若是学子连点自觉性没有,就算让状元去辅导他的功课,那也无济于事啊。”
范仲淹不揽功劳的品质极好,更是让在座的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无论怎么讲,你范希文还是有功劳的。”
晏殊直接定了调子,应天书院能取得如此成绩,不枉他亲自前往宁陵县邀请范仲淹出山。
毕竟范仲淹是因为丁忧才来到宁陵县的。
人家在丁忧期间,日夜住在应天书院,且为之辛劳。
如今好不容易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何能磨灭他的功劳
范仲淹见晏殊如此说,他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随即又指了指一旁紧张的王洙。
“便是他的班级里考中解额的人最多。”
“倒是少年英才。”
对于此人,晏殊也是有着极强欣赏。
否则也不会邀请他来书院教学。
此时的王洙自然不会清楚,他会与学生苏舜钦喝酒惹出事端来。
宋绶等人也是对王洙颇为正面的评价。
宋煊先是一首水调歌头使得宋城许多人都在传颂。
如今高中解元,又撒钱的行为,更是让许多百姓都念叨这个名字。
消息一出,用不着宋煊派人去邀请晚上有活动,就有主动带着贺礼上门拜访的。
总之。
你在科举一道上刚有点实力,并且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了。
那你就会发现围绕在你身边的“好人”是越来越多的。
这种身边的“好人”,不同于宋煊用拳头把某些恶人被迫变成好人的手段。
大宋上下对于科举这件事,是极为疯狂的。
只要你考出了成绩,必定会成为人上人,巴结你的人络绎不绝。
尤其是宋煊这种考中解元,是及其有潜力的。
此时,就算十二书铺挂出了休息的牌子,依旧无法避免络绎不绝上门之人。
宋煊倒是没有出面,全由陶宏带着人应对。
主要是谢谢大家的好意,但是贺礼这玩意,宋十二是不收的。
谁要是硬送,那便是不妥的行为。
宋煊站在房间窗户边,瞧着
“十二哥,你笑什么”
“我当然是在笑,大家对功名的渴望以及羡慕啊!”
宋煊给自己扇着扇子:“我总算是理解有些人会说身边都是好人的话了。”
张方平不解。
但他已经习惯了。
十二哥是天才嘛。
天才有时候说话,总是会让人不能理解的。
张方平逻辑自洽了属于是。
“还得是考解元才行啊!”
吕乐简眼里全都是羡慕:
“若是这么多人都是为我欢呼就好了,可惜
王泰哈哈笑了两声:
“你知道就好,别不该有的醋就随便吃,你先有那么个实力再说其他。”
“不是,你爹配享太庙你得意个什么劲呢。”
吕乐简愤愤不平的看着王泰:“我发现你最近嘴里怎么说话那么难听,是背着我们大家偷偷吃了牛粪”
“最近吃了牛肉,口气大的很。”
王泰毫不在意,且压低声音:“我排名比你高,在座的都比你高!”
吕乐简环顾四周想要把最后一名王修永抬出来。
却是发现那小子早就跑回家中报喜去了。
“要我说,还得是十二哥。”
张方平嘿嘿笑了几声:
“上一次应天府解元是韩琦,城中百姓大多都没有印象,更不会如此。”
要知道韩琦的出身可是比宋煊强上许多,人家是官宦之家。
“上一次韩琦没有撒钱,更没有像咱们一样大呼小叫。”
话是这样说。
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宋煊的名头在宋城还是有着相当大的知名度的。
宋浩站在窗边,同样沉默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