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江南人要入朝(1/2)
“对了”
悬山小荒岛上,一个小茅草屋里,稳重老辣的徐孚远,突然想到了什么。
立马站出来,对着中间的张煌言,小声叮嘱道:
“仓水啊”
“此事过后,得派人上岸了”
“联络一下那帮人,让他们心里有个数”
“同时,也让他们发动一下,配合宣传,一些关于大西南的战绩,陛下的仁德和圣明”
“尤其是缅甸半岛,阿拉干,旧港府,那些都是祖宗失地,丰功伟绩,得大书特书”
“当然了,得注意保密,更要注意安全,小心清狗子”
“算了,还是老夫跑一趟吧,别人放心不下啊”
说完后,又看了看,另外的两个老头子,想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意见。
没错的,三个老头子里面,就他在江南的人脉最广。
因此,他一直留在舟山定海城,靠近宁波府的位置,也就是杭州湾外海。
其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方便联络江浙内陆,毕竟人脉这东西,是靠祖上传下来的。
没错的,江浙两省,整个大江南,有一大堆富户豪商,文人世家。
更有一群明朝遗老,忠贞义士,都在暗中支持江浙义军,否则的话,鲁王旧部,早就活不下去了。
徐孚远的任务,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派人上岸走一趟,联络感情,交流情报,甚至是安排补给啥的。
“嗯”
“云卿兄,说的没错”
“你确实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啊,上岸还是要小心一点”
“那帮清狗子,他们的狗鼻子,灵的很”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前兵部尚书卢若腾,终于开口了,点头同意徐孚远的看法。
是的,眼前的徐孚远,是大明曾经的首辅,徐阶的嫡系子孙啊。
松江府徐氏,本就是豪门世家,门生故吏一大堆,跟江南的其他豪门,也是盘根错节。
所以说,像这种联络江南豪族的任务,徐孚远是最合适的人选,脸面太广了。
沉思了一会,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想到了一个问题,猛的抬起头,一脸的严肃,谨慎的说道:
“不过”
“这些都可以等一等”
“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派人入朝”
“江浙义军,不是一支残兵败将,咱们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江南”
“最重要的,是得派人入朝,派出德高望重的人,替咱们江南人站台啊”
“现在中华王朝,全是那帮西南帮,文臣武将都是”
“如果这种格局,持续下去的话,咱们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不说别的,朝廷一旦开放了科举,整个大江南,可能就要剃光头了”
“到时候,咱们这些人,有何脸面,去面对整个江南的士林世家啊”
“将来,咱们这些人,即便是死了,也入不了祖坟,更要被人掘坟鞭尸的”
没错,这才是真的老成之见,活了一辈子的卢若腾,算是抓住了要点核心。
整个大江南,南直隶,江浙,其实都是一体的,就是士林世家的天下。
鲁王监国政权,为啥能得到大江南的支持,坚持抗清十几年,即便是打仗一塌糊涂,屡战屡败。
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豪族世家,联姻一大堆,盘根错节,利益最大化了。
这帮人,最核心的利益,就是科举之路,通过朝廷的科举,培养出一大堆士子,垄断大部分的状元进士。
一代又一代,全是江南世家的人,彼此联姻,彼此攻守相望,共同维护大江南的利益。
刚才,迎接朱皇帝使者,义军首领张煌言,跪的最快,因为他本来就是大西南的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其他的三个老头子,为啥也跟着跪,其实也是担心,将来大西南的朝廷,统一了天下,没有江南人的立足之地。
所以说,这个老顽固卢若腾,想到了派人入朝。
趁着朱皇帝需要江浙义军的时候,他们这些江南人,趁机挤进朱皇帝的朝廷,先抢占一些关键位置。
“对对对”
“老夫也糊涂了,忘了这一茬”
“得派人去,派出德高望重的江南代表”
老医师沈佺期,听到这里的时候,一拍额头,连说几个对,非常认同卢老头的看法。
朝廷大义,朝廷的话语权,这玩意太要命了,关系到整个大江南的前途啊。
“呃”
面对三个要求,还有他们的支持,站在中间的张苍水,脸色带着一丝疑虑,拱了拱手,试探性的说道:
“三位老兄长”
“是不是太急切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