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靠同修闯江湖 > 第42章 清理

第42章 清理(1/2)

目录

太子固然仁德为善,可当今大明之局势,无需仁德,需的是杀伐决断,故皇上将监国之权赋予汉王。

北伐在即,安南战乱未平,皇上重武轻文,太子之性格,难以压制那些王侯武勋。

我抽出袖中密信,那是朱棣亲笔写给朱高煦的调兵手谕:杨大人是聪明人。陛下主战,太子沉迷议和,汉王监国这半年,粮草充盈、军备重整,这才是陛下真正想要的。

他忽而大笑,笑声震得牢房铁链哗哗作响:汉王妃,你可知我为何拒见所有说客?

他指向墙角处结满蛛网的孙子兵法残卷,因为真正的谋士,不会为权术折腰。但若有人能让我看到北伐的希望,我杨荣这条命,便是送与丘将军的祭礼!

杨某猜测,若所料不差,北镇抚司之实权怕是掌握在汉王妃手中。张軏自担任指挥使以来,诸多事务皆为汉王府操劳,周全于你。

你这位三兄,实在是尽心尽力为你筹谋。赵王被你巧妙设计,不得不交出北镇抚司的印信,故而皇上将其直接赐予了你。

杨大人乃是聪明之人,我深信大人定能做出明智之抉择。我将糕点置于其手中,转身向昭狱外行去。杨荣于后喊道:张莲,杨某便与你赌此一局。

北镇抚司值房,张軏坐在案前整理着江南卷宗,见我踏门而入,他停下来手中动作:杨荣同意你的建议了?

我随手拿起一卷宗翻阅:明日早朝,指挥使需尽力而为,丘福之事想必已知,北伐在即,务必将太子党压制,汉王方能稳固监国之位。

张軏端茶轻饮,证据确凿,他们逃不掉,倒是陈瑛他那都察院也该发力了,仅凭锦衣卫这些卷宗,恐怕连坐不了他们…

无妨,勾结倭寇之事他们绝难脱身。刘瑾身为太子长史,其罪名之重,不亚于当年纪纲谋反,且涉案官员多为太子党羽。

次日寅时,众朝臣汇聚于午门,待钟声悠扬响起,五更时分,宫门豁然开启。

百官鱼贯而入,经由金水桥,于广场整肃队列,鸣鞭声声,众人依次过桥,行至奉天门丹墀,按文左武右班次,相向而立,谓之“起居”。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名为“金台”,台阶两侧钟鼓司乐队齐备,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

皆着全服铠甲,御道两侧及文武官员身后各有校尉执刀侍立。此时早朝于太和门处举行,是谓“御门听政”。

早朝伊始,百官奏事,朱棣端坐金台之上,威仪凛然。其目光如炬,审视群臣。朱高煦与朱高炽分坐两侧,我立于殿内屏风之后,观朝臣神色,朱棣对此亦予以默许。

众卿可有事奏?朱棣漫不经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然百官之中,却有不少人暗自慌张。锦衣卫指挥使虽为正三品之职,平日里鲜少上朝。

今日张軏却破天荒地出现在朝堂之上,加之近日被押解至应天的官员络绎不绝,众人皆心知肚明,今日恐有大事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