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清要完 > 第661章 天国的危机——人口要爆炸!(求订,求票)

第661章 天国的危机——人口要爆炸!(求订,求票)(1/2)

目录

天历九年二月初八的清晨,天京城阳光明媚。总理衙门内新建成的小会堂内,十二盏煤气灯将室内照得通明,一场太平天国的政府工作会议正在召开!

坐在这个小会堂里面开会的,除了人在天京的“诸神”外,就是天国各部的尚书,还有出镇地方的总督和各省主管民生经济的总管。

随着山西和蒙古的归顺和云贵总督朱八在天历七年、八年间所指挥的云贵平定战取得胜利,如今的太平天国已经控制了除陕西、甘肃、高原、西域之外的整个中国。

而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治理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人口,从天历九年开始,罗耀国就在每年的春天召开一次政府工作会议,好让地方上汇报一下去年的成绩,然后再商量一下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当然了,也得协调一下各省之间,还有中央、地方之间的事情。

头一个汇报的是直隶总督左宗棠,他将北直隶省的黄绸奏报缓缓展开,操着一口湖南官话道:“北直隶省今年新垦荒地一百二十万亩,棉花产量较去年增长三成,天津织布局新设了八个纺纱车间,四个织布车间,棉布产量增加.”

“老左啊,你这点成绩也好意思第一个说?”刚刚上任的燕王秦日纲大笑着拍打东北三省的账册,“去年关外新垦黑土地三百万亩!高粱、大豆堆得粮仓门都关不上!”

石达开的老丈人黄玉昆不甘示弱地亮出两广账目:“广东去年新增十五座糖厂,广西的桐油产量”

“哈哈哈该我们云贵了!”云贵总督朱八笑着站起身,朝罗耀国一个抱拳,“总理,末将幸不辱命,云贵两省,斩首三万,收降七万!大理城里的土司老爷们现在早晚都要念《真约》!”

满堂哄笑声中,国人大会的议长洪宣娇的用个小木锤子敲打着檀木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要我说,最喜人的还是户部统计的在籍人口数目——都已经突破四万万哩!”

罗耀国听到“四万万”这个数字,就抬头看着墙上巨幅的《太平天国全舆图》,指节轻轻叩着桌面。这些数字他早已烂熟于心——四川新增丁口六十余万,湖广一百余万,连战火刚熄的云贵都多了二三十万。全国各地加一块,去年一年就增加了几百万!照这势头,不出五年,太平天国治下就得冒出个相当于法兰西国人口总和的增量。

而且,根据罗耀国的估计,太平天国的人口增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高速!

这就是“均田红利”!

因为“均田”让原本会饿死的人有饭吃,也让原本娶不上老婆的男人有条件结婚,当然也让原本会被溺杀的婴儿活了下来.

“粮食。”罗耀国突然开口,满屋笑声戛然而止,“去年各省平均亩产多少?”

程福培的南直隶账簿翻得哗哗响:“上等水田三石半,旱地一石二”

“乾隆年间就是这个数吧?”罗耀国语气有些凝重,“三万万人够吃的粮,四万万人还够吃吗?四万万人够吃.那五万万人,六万万人,七万万人呢?诸位,历朝历代都把人口增长当大好事,是因为他们开国的时候都历经了一个人口减少一半甚至更多的乱世,开国的时候全国顶天了几千万张嘴,涨几倍也还行。而咱们太平天国开国就有四万万,涨四倍是二十万万,涨三倍那就是十六万万!可咱们全国能垦出多少田?够不够人均一亩?”

会堂之内的气氛一下就凝重起来了。

天国的创业者大多是农民出身,太知道一亩地能打几斤粮了,也知道天下大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多地少!

冯云山皱着眉头说:“进口如何?去年的安南米”

“安南总共才多少余粮?”浙江总管王揆一苦笑,“这两年广南、安南,可年年都饿死人啊!”

韦昌辉笑道:“要不再打打南洋的主意?爪哇天国的稻子.”

“韦俊才站稳脚跟,”湖北总管萧朝富摇头,“也不能搜刮太过,况且爪哇岛屁大的地方,能出多少粮食?倒是爪哇南边的那个荒岛蛮大的”

你也看上澳大利亚了?罗耀国看了眼萧朝贵的兄弟,心道:“大洋洲是很好的,不仅土地辽阔,还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而且人口又少就是天父皇上帝为中国人准备的新大陆,可是却被可恨的白皮抢走了!不过眼下大英帝国还不是太平天国能对付的”

“印度如何?”罗耀国不提澳大利亚,只好把话题转向了印度,“孟加拉盛产稻米,印度西北又盛产小麦!”

“可印度刚刚打完仗.”湖南总管曾玉珍刚开口,就被安徽总管朱九涛的冷笑打断:“还不是翼王帮着打的?咱们在印度占块地皮种水稻也不为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