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 第328章 赵葵赴襄阳

第328章 赵葵赴襄阳(1/2)

目录

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处山谷,四周峰峦环绕,林木茂密。

月色如水,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杨过透过月色,远远看见十数名黑衣人在林间穿行。

黑衣人手中皆握着一柄淬了剧毒的短剑,剑身幽蓝,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札木合大人,大汗派您来襄阳,究竟有何贵干?”一名蒙古侍卫骑着马,靠近札木合,压低声音问道。

此时,整个使团正在山谷中前行,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杨过不由一愣,想着札木合不是已经在城中被刺身亡了吗?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札木合勒住马缰,神色警惕,目光环顾四周:“大汗命我前来为金刀驸马道贺。”

“同时试探金刀驸马与明教教主的态度,若是能拉拢这二人,我大蒙古国南征的成算便能再增几分。”

就在这时,队伍后方,一名黑衣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在月色下显得格外阴森。

只见他身形一闪,瞬间冲到了蒙古使团的后方。

“什么人——”一名眼尖的侍卫刚发出惊呼,然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喉咙已被利刃无情地割开,温热的鲜血喷涌而出。

混乱瞬间爆发。

札木合迅速拔出弯刀,厉声大喝:“接战迎敌!”

但黑衣人动作更快,他们仿若一阵黑色旋风,在蒙古使团中穿梭。

所过之处,鲜血飞溅,伴随着一声声短促的惨叫。

短短几个呼吸间,十余名蒙古勇士已纷纷倒地不起,林间只留下一片死寂。

札木合眼中闪过惊骇之色,他驰骋沙场多年,见过无数阵仗,却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杀手。

这些黑衣人出手狠辣,配合默契,显然是训练有素。

弯刀与短剑相击,火花四溅,札木合与一名黑衣人战在一处。

他一边奋力抵挡,一边怒吼道:“你是谁?为何袭击蒙古使团?”

黑衣人冷笑不语,手中短剑突然变招,如毒蛇般刺向札木合的心口。

千钧一发之际,杨过纵身上前救援,却发觉自己身体径直穿过黑衣人的身躯。

札木合侧身一闪,避开了要害,但短剑还是在他胸前划开了一道血痕。

血痕处,毒液迅速蔓延,札木合只觉一阵眩晕,视线开始模糊,身体也渐渐失去了力气。

声音微弱地吐出最后几个字:“宋人...背信...弃义...”

随后,他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

黑衣人冷漠地看着札木合倒地身亡,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

随后,他身形一闪,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见黑衣人要遁走,杨过大喝一声:“站住!”

接着脚下发力,便要上前追击。

此时,只觉自己双脚如灌铅般沉重,移动不动分毫。

这才猛然发现自己坐在床榻上。

从睡梦中惊醒,杨过大口喘着粗气,眼神中还残留着梦中的光影。

“过儿,怎么了?”小龙女被杨过的动静惊醒,轻声关切,玉手轻轻抚上杨过的后背,安抚他紧张的情绪。

“无事!”杨过摇摇头,“只是做了个梦。”

他望向窗外,东方已现鱼肚白,继续开口:“只是总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小龙女继续追问:“那你梦见了什么?”

杨过将梦里看见札木合遇袭之事,说与妻子听。

“札木合?”小龙女秀眉微皱,神色疑惑,“蒙古使节不是已经死了吗?”

杨过面露思索之色,口中低语:“是的,在梦里我见他为刀剑上的剧毒所伤!”

接着,他一抚额头,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道:“龙儿,我要去验看札木合的尸体!”

话音刚落,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教主!出事了!”张一氓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一向沉稳的他,语气中罕见地带着一丝慌乱。

杨过迅速披衣起身,打开门,只见公孙清面色凝重,神情严肃,身后跟着同样神色紧张的张一氓。

“幸存的蒙古使者要携尸体北归。”公孙清见杨过步出房间,当即沉声禀告。

杨过瞳孔微缩,眼神中闪过一丝警觉:“什么时候启程?”

“明日大早。”张一氓补充道,“郭大侠夫妇已经前去拖延。”

说话间,他递过一块染血的青字檄牌,“这是从被杀的凶手身上搜出的物证!”

杨过接过檄牌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口中自问自答:“凶手这是打算要嫁祸给赵宋朝廷?”

“或者......”杨过眼神锐利,“本就是有人故意为之。”

忽地,杨过脸色一正,神色变得极为严肃,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更要去查看使者的尸身!”

公孙清问道:“教主,可是有所发现?”

“不错。”杨过颔首回应,“我怀疑出手的不是江湖中人,极有可能是军中的好手!”

张一氓附和道:“事不宜迟,咱们即刻动身前往驿馆!”

临安城,皇宫。

“陛下!蒙古使者在我大宋境内遇害,此乃奇耻大辱!”

吴潜声泪俱下,跪伏在地,情绪激动,“老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为免两国再起刀兵,势必要给蒙古国一个交代!”

此时的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压抑,赵昀面色阴沉,眉头紧锁,“吴爱卿起来说话。”

“此事确实蹊跷,使者前往襄阳道贺,为何会有人针对使者出手?”

史弥远上前一步,神色平静,语气沉稳:“陛下,臣以为此事另有隐情。”

“蒙古使者入境,事关两国和平。如今使者遇害,恐怕是有人故意要挑起事端。”

“此事还需查......”

“史相国大人此言差矣!”吴潜厉声反驳,打断史弥远话头,情绪愈发激动,“不论是谁要挑起事端,都不该对蒙古使者下毒手!”

“事关重大,拖延不得,必须尽快妥善处置!”

二位丞相一开口,御书房内顿时议论纷纷。

大臣们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有的支持吴潜,认为必须严惩凶手,给蒙古一个交代。

有的则认同史弥远,觉得此事背后另有隐情,需谨慎调查。

赵昀揉了揉太阳穴,面露疲惫之色,看向一直沉默的赵葵:“赵爱卿有何见解?”

赵葵沉吟片刻,思考再三后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明真相。”

“臣建议派钦差前往襄阳调查,同时加强边境防御,以防蒙古借机生事。”

“准奏。”赵昀点头,神色凝重,“就由赵爱卿亲自前往。”

“另外,此事因郭靖嫁女而起。传旨郭靖,命他全力配合调查,务必找出真凶。”

史弥远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很快又恢复悲戚之色:“陛下圣明。”

吴潜面色凝重,再度出声谏言:“陛下,若此事真如坊间传言,乃是明教所为。”

史弥远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吴相国,那日木易在朝堂上,虽说有失礼数,但对蒙古国使者也不曾痛下杀手。”

“由此观之,木易绝非那等不明事理的莽撞之人。”

“本相以为此事定不是明教所为,吴相国仅凭猜测便如此笃定,不知是何居心?”

史弥远开口后,梁成大、薛极等一干史弥远党羽皆是言辞恳切地为明教开脱。

吴潜闻听众人言语,不由语气一滞,但依旧不愿罢休,“陛下,有道是无风不起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