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金国士气并不太高(1/2)
“跑了?那么多人看着,居然还能让他跑了??我大金不过就是败了太原一仗,结果现在连个人都看不住了吗?”
十月初六,在白沟河沿线金兵大营中,金兵老牌万户大将完颜撒离喝勃然大怒,一把将手中的玉杯给捏的粉碎,乃至于气息难平。
“跑了就跑了吧,而且这个时节,跑了也不一定算是坏事。”在撒离喝对面,都元帅完颜粘罕挥了挥手,
“他总不能再跑回咱们那,总归是要跑到南边去的。真去了南边,好歹也能让南边的局面动一动。”
撒离喝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那来报信的亲兵猛安,冷哼一声:“元帅大度,留了你一命,自己下去领五十军棍!”
“谢元帅不杀之恩,俺丢了人质,这条命不打算带回去了,定然交代在战场上!”
那体型雄壮的猛安也是个知机的,重重的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便起身走出营帐领罚。
而撒离喝转回座中,却一时无言。
说起来只是一件小事,不过是从五国城带回来的大宋太上道君皇帝赵佶不知道被谁暗中运作,居然逃离了金兵大营。
话说自从太原之战过后到现在也快一年了,又到了秋后时分。自从分海君进驻燕京,天下人都知道宋金最终决战就在近期开始。
特别是大宋摄政王赵法海也同时来到了前线,宋国超过二十万战兵、十多万辅兵、超过二十万民夫从河间府至真定府再到太原府全线调动,这么大的动静是瞒不住人的。
金国也是如此,休养生息了一年,再次重新组建了三路军整整三十万大军,调动了北国几乎所有的兵力,搜刮了燕云数不尽的民夫。
沿着白沟河、桑干河还有燕云至河间府大大小小不同的河流构建了连绵无尽的军营,以应付此次大决战。
真的是大决战,燕京之战两国动用的战卒、民夫总数绝对超过百万,这还不算牛马骡子等大牲口,真就是攒足了力气来进行最后一拼。
所有人都知道,总归是要有这么一场决战的。而且不是那种据城而守的攻防战,而是在野地平原来一场总数不少于一百万人的大会战。
太原府一战,宋国的那辆冲城战车已经表明,任何坚城都是无用的。而那辆冲城战车最大的战略价值其实就是攻城。
它太大了,太重了,太慢了,也太不方便了。只能攻城,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用处。
所以金国不会再据城而守,只会在平原发动会战。
而这一战,将会决定宋金两国的最终国运。乃至于分海君和大宋摄政王之间的道统,甚至于决定着未来天人之争的人间整体格局!
当然,虽然最终的一切都要靠战争来说话,但是在战争之外总是有许多事情可以运作的。
国战不只是打仗,甚至于并不仅仅只是分海君带着三千斗神金龙、妖皇带着几千妖女王之间对决个最终胜负就行。
这是以两位极道强者为首,混合着大量的战将、战卒构成的成体系的文明之间的对拼,在纯粹的军事之外,政治、管理、人心、仓储……也要进行全方面的对拼。
在这个前提下,被关在五国城将近一年的大宋前道君皇帝赵佶被金兵提溜了过来,打算在最终的大会战之前交给宋军,从而运作一番。
不管是引得大宋人心动荡也好,或者影响一部分军心也好,乃至于在政治层面搞什么阴谋诡计也好,只要能起到点作用,总是值得的。
说白了,大宋养士百年,皇恩浩荡。中原自古以来便是文华灵粹之地,最重孝道,太上道君皇帝总归是能起到点作用的。
渊圣皇帝赵桓送过去之后,被不声不响的就送到了明学宫里面当个教书先生了,对赵佶,大宋总不能处置的这么草率吧?
那毕竟是君父!但凡是对于那位大宋摄政王的威信造成点影响,弄得人心动荡,甚至于有可能的话搞得大宋朝堂分裂,对于大金来说都是值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