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求援(2/2)
纪知府和邬通判走进屋内,行礼道:“下官见过二位大人!”
“两位大人请坐。”
纪知府挑了一个位置坐下,“蔡大人,向大人,安南省灾民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可有解决的办法。”
蔡侍郎开口道:“纪大人,你们不来的话,老夫也要派人去请二位过来一趟。”
“蔡大人,如今情况您有什么事,就尽管有何吩咐。”纪知府更是摆低了自己的姿态。
蔡侍郎也不说废话,只道:“疫病愈发严重,老夫与向大人商议后,决定将安南的情况上报朝廷。”
“有朝廷相助,想必能尽快控制住疫情。”邬通判立刻出声附和道。
纪知府点点头道:“有了朝廷的支援,那药材短缺,大夫不足的情况,想来能够改善。”
蔡侍郎将他的打算,给说了出来,“除了因为这个,更多的老夫和向大人都没有处理瘟疫的经验,朝中有位大人说起此事头头是道。所以,老夫想让他前来支援。”
邬通判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那可太好了!这次瘟疫每日都死不少人,现在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还有不少侍卫也感染了病。蔡大人,不知是哪位大人?”
“等他来了,你就知道了,只能说尽力争取。”蔡侍郎没有将人给说出来。
“蔡大人,是下官冒昧了!”邬通判赶忙道歉。
蔡侍郎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事,老夫不说也是因为不确定,毕竟陛下已经派了不少人来安南府了。”
蔡侍郎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局势,安抚民心。纪知府,此事还要你处理了。”
纪知府连忙应道:“下官明白,已经在安排人手筹备物资,定会确保供应无虞。”
向韶这时说道:“邬通判,你负责统计病患的数量和具体情况,每日向我们汇报,不得有误。”
邬通判拱手道:“下官领命,定会将此事办好。”
蔡侍郎微微颔首,“还有,要安排人手安抚民心,别出了乱子。”
“这件事下官来处理。”纪知府应承道。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具体的细节,便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
京城
甘泉殿
“哼!统统都是废物,废物!”宣德帝看完折子怒骂道。
张三德看了一眼地上的折子,下意识的缩了缩脚,随后又恢复正常。
看到陛下如此暴怒,想到御医的话,小声在一旁道:“陛下息怒,御医说了您不能动怒。”
宣德帝狠狠地瞪了张三德一眼,“朕如何能息怒?“哼,好好的一件差事,竟然办成这样,难道不是想要气死朕!”
殿上宫女太监纷纷跪地,张三德赶忙道,“陛下心系天下,乃万民之福。但陛下龙体为重,还请保重。”
宣德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去将顾行晋,给朕传进宫来!”
“是,陛下!”张三德立刻应道。
……
顾府
“顾大人,陛下传召,您赶紧和咱家进宫吧!”张三德看到顾行晋迫不及待的道。
“张公公,发生什么事了!”
顾行晋看他如此焦急,这是宫里出什么事了?
张三德再次催促道:“陛下要见您,顾大人,咱们就别耽搁了!”
“发生何事了,张公公。”顾行见他一个劲的催促再次问道。
张三德见他不动只得解释一下,“咱家也不知道,就是陛下看了安南省的折子,突然发怒,后面陛下就说要见您。顾大人,还是快走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顾行晋沉吟了一下,“张公公,稍等,我这就去换身官服。”
“诶,顾大人,您快去!”张三德连连点头。
“相公,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好端端的沐休日,陛下传你进宫?”齐雯湘有些许担忧,脸上也带出几分轻愁。
“不是什么大事,等进宫了就知道了,你在家安心即可。”顾行晋整了整领子。
齐雯湘上前帮忙,虽然满心的担忧,可此刻也不好说出来,只能吞咽了回去。
“嗯,好了,你去吧!”
顾行晋反握她的手,柔情的看着她,“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别担心!”
“嗯,知道了!”齐雯湘笑着点点头。
张三德看到他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顾大人,咱们走吧!”
“嗯,张红红,请。”
二人随后就匆匆入宫。
一路上,顾行晋都在心中揣测着皇上召见的缘由,安南省的折子,想来应该和此事有关。
但是,召见他做什么?安南省他可一点都没参与。只是本着之前同僚之谊,便提醒了一句向大人。
难道是这里出了问题?
很快二人就抵达甘泉殿,张三德立刻进去汇报。
“顾大人,里面请,陛下等着呢!”
“嗯,知道了!”顾行晋点点头走了进去,看到宣德帝就行礼问安。
“臣,顾行晋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嗯,顾爱卿请起!”宣德帝颔首道。
“谢陛下!”顾行晋就站起身来。
宣德帝看着他说道:“爱卿,可知道朕为何召见你。”
“回陛下,微臣不知!”顾行晋低眉顺眼的回道。
“安南省出现瘟疫了!”宣德帝只说了简单的几个字。
瘟疫?那叫他来做什么。
顾行晋很快就反应过来,莫不是情况挺严重的。
“陛下,情况如何?”
宣德帝吩咐道:“张三德,将地上的折子拿给顾爱卿。”
顾行晋接过折子仔细看了起来,对于里头的描述,神情无一丝的变化。
“陛下,那您是什么想法。”顾行晋直接问道。
宣德帝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疫情肆虐,百姓受苦,朕心中甚是忧虑。向爱卿说你,说不定有法子,那你可有法子。”
顾行晋微微摇头,“陛下,微臣不是太医。”
宣德帝仔细看着顾行晋,然后问道:“那你为何知道,要将得了病的人,单独隔开!”
顾行晋不卑不亢的回道:“陛下,微臣当年游历的时候,从一民间郎中那儿听说的。当年也曾实践过,所以才与向大人说了此事,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