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袁天罡借宿登仙宫(1/2)
中华自古的道士就是一群科学家,就是一群具有开拓精神和、学习精神、充满热情的人。
登仙宫现在扩大到整座鸣皋山,山上还有几里的桃花林,山下则是千余亩良田,妥妥的大地主。
按照苏灿的意思,良田先交由原来的农民些耕种,收成每年给登仙宫一成就行。
之前得知田地归了登仙宫,还不知所措的农户们,在得到这一消息时,顿时开心得炸了,争相告知各家。
以前有六成都是要交给主家的,自己仅只能留下四成勉强让一家人饿不死,要说是吃饱,那就成了吹牛皮。
白云子看着激动的农户们,重重的咳了几声,才让他们静下来,接着宣布第二件事。
家里有没事做的闲人,可以到登仙宫后山新建的工业园区帮工,见众人不懂,又解释起了工业园区是干啥的。
众人听说能去做工,还能每月领到月钱五十文,全部人又炸了一次,五十文那可是可以买十斗上好的米。
唐代贞观期间:一斗只有六斤或三公斤,十斗也就是三十公斤,足够一个青壮年吃一月。
天底下,还能有这等好事情轮到了自己,众人都恍然在梦中,憧憬起了未来。
连年的战乱,能有口食让人活着就不错了,现在真是遇上福星了。
一时间,登仙宫全是好人,全是神仙的传说流行了起来。
苏灿按自己的归划,把建设工业园区、桃花酿酒坊、精盐提纯坊的事情一样样安排下去,细到画在每一张羊皮图上边,让建设者们能一目了然。
唐朝时,私人出售盐、铁都是重罪,但贞观初期,这重罪并不限于佛寺和道观。
而且佛寺和道观的田产等是不用向朝廷交纳赋税的,所得全都是归自己所有。
佛寺一般供养一些武僧,道观也能私养一些道兵,用来保护自个的私产安全。
贞观初期,基本上就是百废待兴,好处是隋留下了大批的粮食,加上征战数年,人口锐减,全唐朝人口也就五千万向上。
隋朝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设立粮仓。在洛口仓里许多粮仓,一个粮仓就可以储存两千多万石粮食。
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经参观隋朝粮仓,慨叹: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也就是说,隋朝剩下粮食,足够天下人不干活吃五六十年,布匹丝绸都够五千万人用上二十年。
所以,贞观年间大自然基本是一年换一种灾害来祸祸人民,但是都没能动摇到唐朝的根基。
要换成别的朝代,任何一种灾害都足能改朝换代了,原因就是有吃的,只要朝廷能合理在异地之间调配粮食,基本上就不会发生饿死人的现象。
当然,粮食也是有保质期的,这么多的粮食当时有效的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
唐人好酒可不是虚说,男男女女都能痛饮几十杯,当然那酒的度数接近现在啤酒。
苏灿也是因为这个,才决定要搞一个酿酒坊,不过他要搞的是主要是蒸馏酒。
近日,苏灿心中有个念头,要为这片繁华的都市增添一些别样的建筑。
然而,就在他沉思着时,白云子带来了两个身着破旧道袍的小道童,声称是要配给苏灿当使唤。
他看着这两个年龄约摸十三四岁的孩子,虽然他们面露贫苦,却在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无边的向往。
两道童原本是登仙宫的良田租户,因父母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他们只好成为道童,为登仙宫服务。
然而,他们却并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和遭遇,所以经常被欺负。
苏灿看着他们憔悴的模样,内心泛起了一丝同情之情。
于是,他决定让这两道童留下来,并让白云子给他们准备衣物和洗漱用品。
两道童收到了苏灿的指示,心里感激不尽。他们明白,未来的日子将会充满希望和改变。
白云子带领他们去准备衣物时,他俩内心充满了喜悦。
毕竟在经历了多年艰辛后,两道童已经习惯了这种辛苦。他们坚强地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夜晚,忍受着饥饿。
他们内心的火花日渐黯淡,只剩下一线曙光。
幸运的是,苏灿的收留给了他们重新点燃希望的机会。
半天过去了,两道童早已洗漱整齐,穿着新衣服等候苏灿的召唤。
他们虽然默默无言,但内心充满了期待。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次人生的转变。
苏灿走进房间,看到两道童焕然一新的样子,正忙着收拾行李,心中涌起了一丝欣慰之情。
叫过来两道童,装模作样赐道号哥哥为清风,弟弟为明月,从此,就让他俩跟随自己左右。
苏灿没事时,也教两人识字画图,以及格物方面的知识,苏灿自己也在刻苦的练习毛笔字,他主要练习瘦金体,不为什么,就是自己喜欢这字体。
身边有了两个道童,有事让他们去通传一下,小使小用,还能打发一下无聊的古代时光,倒也少了一些孤独,这天,提笔在一叠上好的澄心堂纸凭记忆写《西游记》,
当然,唐皇送御弟唐僧去西天取经那些,他是不敢写的,怕引起误会。
而在白云子的不停监督下,鸣皋山已焕然一新,新建在山顶之上的登仙宫更加大气,辉煌。
按苏灿的意思,登仙宫殿顶全用红铜浇铸而成,这样每年夏秋雷雨季节,当雷电交加时,金殿周围闪电奔突,就能观赏巨大的火球在金殿左右滚动,形成雷火炼殿的奇观。
其它的工业园区、酒坊、提纯盐坊都基本竣工,再添置一些工具和匠人就能开始生产,工业园区内空着的工坊就让它们先空着,这也是苏灿的意思,白云子只好照办。
他知道苏灿来后,让整个登仙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以前的道士们三天饿七顿,现在是顿顿有荤有酒。
就连后山的放钱挖的大山洞都快堆钱堆满了,道士们衣着,住宿也是整洁干净无比,精神面貌更是高昂激扬。
以前哪敢想这样的日子,要啥有啥,现在同道中人来到登仙宫后,态度都一改以前的嚣张跋扈,而是恭恭敬敬,低头顺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