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织明 > 第1338章 不吝赏赐

第1338章 不吝赏赐(1/2)

目录

大明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二日。

河南省,开封府城,周王宫戒备森严,许多披甲锐士持枪按刀而立,更有许多军士手里握着精良火铳,且还是生面孔居多……

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肃杀之气,让人在十数步外仍能感到丝丝寒意,以至于原本就人流不多的周王宫外,显得更为冷清起来。

但在远处却又有许多人聚集在各角落里,冲着王宫这边指指点点地议论纷纷……

周王宫的前厅大殿内,文官武臣齐集,足有数十人之多,就连驻防新城集周围的永宁伯与麾下诸将领都没有缺席。

宫里的大太监王承恩作为前来宣读圣旨的天使,此刻才刚刚读完第一封升授永宁伯张诚为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提督保定等七镇军务,总领中原剿贼诸军事的圣旨。

看着下首众人向永宁伯拜贺,尤其是勇毅军系众将领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他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否该替朝廷、替万岁爷高兴……

“咳咳咳……”

王承恩尖细的嗓音紧着咳了几声,大殿内立时便安静了下来,众人各归本位,静候着天使王公公的下文……

只见一名小内监捧着一个蒙着黄绸的木托盘,缓缓走到了王承恩的身边,黄绸子掀开竟又是一份圣旨!

满殿文臣武将们纷纷跪倒在地上,三呼万岁……

王承恩俯视着跪满一地的文武大员,缓缓打开第二份圣旨读了出来“……着河南巡抚高名衡领右都御史衔、兼户部右侍郎,佐永宁伯总调河南等五省钱粮,协剿李逆……”

圣旨才宣读完毕,大殿上又响起一片恭贺之声,就连新任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提督保定等七镇军务,总领中原剿贼诸军事的永宁伯张诚也向高名衡说道:“恭贺高抚台升任都御史,还请高抚台不负圣望,为豫省剿贼大军提调钱粮,待剿除李逆之日,本伯必将亲自在皇上跟前为抚台请功邀赏。”

高名衡此刻正在心里暗暗叫苦,他自知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各地天灾兵祸不断,唯一相对安静的江南,也难以支撑大明之危局,这总调剿贼钱粮之职可不是啥好差事。

更何况,如今他还以抚台疆臣之身,屈尊做了张诚这个武夫的副手,教他心中如何能够服气?

但皇命难违,他高名衡不论心中如何不情愿,毕竟没有抗旨不遵的胆魄,既然已经跪接了皇上的圣旨,那就必须要把事情做好,否则镇抚司的诏狱里可不怕再多他一个冤魂。

“永宁伯说的是哪里话,名衡身为豫省巡抚,自当守土有责,为永宁伯七镇剿贼大军筹措钱粮,实乃名衡本职,绝不敢稍有疏忽,请永宁伯放心。”

高名衡说着不由面显为难之色,他叹息了一声,接着又补充道:“不过朝廷如今的难处,永宁伯也必知晓,国库空虚,各省亦是灾荒不断,再加江北各省皆贼患不休。

而今钱粮本就难筹,又遍地流寇拦路,本职虽殚精竭虑,仍恐难以保证永宁伯剿贼大军所需钱粮,此非本职不尽心尽力筹措,实为世事艰难,不可为也!”

永宁伯双目炯炯地注视着高名衡,沉声说道:“高抚台所言俱是实情,全无推责之意,这些本伯十分清楚。

只不过剿贼事大,干系国朝安危,我等二人既受了圣旨,自当竭尽我辈之能,纵有千难万险,也应责无旁贷,一往无前。

尤其高抚台更是兼具守土安民之责,无可推卸,本伯相信高抚台必能殚精竭虑,为本伯筹谋献策,为我剿贼大军调运粮草,成协剿李逆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