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普通且自信的大明人(1/2)
西方民众为什么大多都对华夏有偏见,还不是因为西方政府几十年如一日的通过舆论手段给华夏泼脏水嘛。
当然了,有些华夏人自已也不争气,喜欢拿自已的伤口去讨好西方人。
朱吾适就特别不喜欢一些所谓的文艺片导演。
都他妈二十一世纪了,还天天拍华夏几十年前贫穷落后的故事。
拍也就算了,给华夏百姓看看,也算是不忘历史,忆苦思甜了。
可是他们呢,拍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给华夏人看,都是为了拿到西方去拿奖,卖钱的。
关键人家还辩解,我这是艺术啊。
狗屎的艺术,纯纯就是为了钱好吧。
咋地,不揭历史的伤疤就不会拍电影了呗。
只有展现华夏的贫穷和落后才叫艺术?
朱吾适觉得网文也是艺术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尤其是那本大明我家床底下钻出个朱元璋,多好的书籍啊。
看完艺术成份蹭蹭地涨。一脑袋的艺术细胞压都压不住了。
朱吾适每次看完最新章节,都感觉自已能写一本三体出来,或者画一幅清明上河图。
之所以没成功,只是因为懒,有兴趣又不懒的,可以试一下,说不定就名垂青史了。
总之,朱吾适觉得对一个国家来说,掌握舆论是非常重要的事儿。
明朝末期为什么东林党势力那么大。
还不是因为笔杆子在人家手里嘛。
程朱理学为啥能流传那么久,影响那么深,还不是因为读书人都看这个嘛。
而读书人又是社会的顶层。
既然是封建社会,那舆论还是掌握在皇权手里的好。
毕竟朱吾适实在是想不出,哪个皇帝会主动革自已的命。
读书人就不一样了,换个皇帝人家自已照样当官。
至于说一个王朝腐烂到根子上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就算掌握了舆论,一个彻底腐烂的王朝也挡不住汹涌的民意。
最近现代这边出的一件事儿就是很好的证明。
就算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挡不住愤怒的集霸们。
朱吾适觉得大明需要一个舆论导向,报纸就是载体。
报纸的产生,既可以引导掌握舆论,又可以凝聚民心。
就像煤球炉,如果刊登到报纸上,传遍大明。
那些还在受冻的人就会知道,咱们大明已经有了更好的取暖设备了,很快自已也可以买到了,这就是希望。
还有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
提前让老百姓知道,又方便以后的推广工作,还能给人希望。
朱吾适越想越觉得有必要搞一个。
他带着打印出来的书籍再次来到大明。
朱元璋看着刚走没一会儿就急匆匆跑回来的朱吾适,不知道他又要闹哪样。
朱吾适兴奋地跟朱元璋说了一下报纸的事儿。
朱元璋的政治嗅觉可比朱吾适灵敏多了。
他瞬间就想到了办报纸的好处。
百利而无一害。
“贤弟你这个方法好啊,咋之前没想到呢。”
朱吾适尴尬得直挠头。
这玩意儿谁想得到啊,朱吾适现在只看热搜,多少年都没有见过纸质的报纸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