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盐定路的人(2/2)
李格非沉吟:“我想想吧,应该不会有,我那些知交生老病死的多,剩下的多在定边。”
杨元奇道:“晚了吧,明天我得早起回趟定边。我老爹要是看我过去晚,没准有骂我不知白天黑夜。”
李格非说:“那就后天再回去。”
杨元奇“……”李格非太了解他们,所谓晚,不是明天后天,而是当天的早上还是下午。
……
书房。
李清照看着杨元奇出神,问:“你想什么?”
杨元奇一叹:“现在才发现自己交往的都是老头子,想弄几个人来定边都找不到熟悉可以推荐的。你在开封日久,有没有?”
李清照想了想:“没有!我认识的好像都是你认得的呢,哎哟,现在想想,开封一起的姐姐几乎都跑定边来了呢,哼……你是不是早有预谋!”
杨元奇“……”
李清照道:“哦,倒是以前赵明诚哥哥几个朋友,我有点印象。就是感觉还不如赵明诚呢。说到这个,明儿我写封信给他,他父亲去世,他应该很难过吧。”蔡京复相,赵挺之被拉落马下,不久就抑郁离世。
杨元奇不是很乐观,李清照认识的人多为国子监生,那里都是达官显贵的后人,怎么会愿意跑来定边。杨元奇说道:“还是让我老爹来吧,盐定路经略司新建,本就该充斥一些人。”
……
开封中枢收到杨兴武和朱勔共同署理的折子,请调部分官员进盐定路经略司。这是一个让中枢大慰的折子。盐定路盐州新定,这个名字一语成谶。以前定边军司基本就是盐定路经略司的属官衙,现在借着机会组建经略司,这有什么不好安排的。杨兴武识大体,朱勔能力非凡,这是中枢给他们两个的评语。
第一个调往盐定路经略司的是太学博士潘良贵,政和进士及第(榜眼),何栗、陈桷、虞祺等人的同科。潘良贵在京城和虞祺交好,虞祺对他的调职非常艳羡,他情愿去西北的是他。潘良贵以正七品录事参军调往盐定路经略司。
第二个叫陈遘,进士及第,文武全才,同样是正七品录事参军。陈遘性子坚硬,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头铁,是个刺头。这个调职对开封和盐定路可谓双赢。
盐定路是为大宋的盐定路。
(小编语:提前让这些年轻人出来亮亮相,北宋靖康年间官场腐朽不堪,但总有些人坚守自身,不屈战死。至于究竟如何安排,是依然在那场战事中亮眼闪耀还是归入杨家。故事推进再来慢慢想!现在列的大纲也没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