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民贵君轻(1/2)
“咚!咚!咚!”
在三道钟声敲响以后,文院中的官吏发下试卷。
试卷共有三十二张,前面十五张考的是填空,在试卷中摘取部分原文,去掉其中一部分内容,让考生根据上下文默写出空出的部分。
还有的题目则是要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来阐述其中的大概意思,言之有理即可。
后面十五张试卷考的是默写,基本上都是大段或是整章的儒家着作,极其考研学子的记忆力。
即便是默写错了一个字,也会有被筛选下去的可能。
最后两张考的是经义,以着作中的文句为题,考生作文章阐明其中义理。
这就有点像是论文,给你一句话的意思,你用自己的理解来把他解释出来。
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举例明。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得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个考的才是真才实学!
假设在科举的时候,即便是有厉害的考生能将一些内容带到考场以内,填空题可以抄,默写也可以抄,但是这论文可怎么抄?
毕竟作为一个考生,你是不可能知道经义的题目。
因此经义的存在,完全就是杜绝了考生舞弊的可能性。
因此,即便是前面两科考得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关系,那些都是前饶智慧。
儒家的经典,不在乎你能够记多少,而在于你能理解多少。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知识也总是日新月异。
但若是经义差了,其他的科目就算写得再好也没有用。
考官在审核试卷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审核经义,以经义排名。
经义排名最靠前的人,金榜题名的几率是很大的。
经义较差的人,分数就会直线拉跨,即便是其他试卷无一错漏,也很难将分数拉回来,估计考官都可以不用看后面其他的试卷了,直接省去不少工作量。
也就是,只要将经义写好,就等于是赢了一半。
只要在经义之中写出极佳的文章,就足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甚至有可能一锤定音!
可见经义的重要性。
杜宁突然想起自己在蓝星上的语文考试,没有任何一个题目的分数,能够比得上最后的作文。
调整好状态之后,杜宁开始考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面有一段空白。
杜宁立即补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篇》第一节,也是必考的题目。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后面依旧有一段空白。
杜宁心念一动,文宫中阅读过的《论语》自行翻开,乃是“里仁篇”的内容。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杜宁轻松就将后面空缺的部分填上,同时也在心里想道:“书籍来自于文宫,文宫存在于自身,我这算不算是作弊?”
填空后面还有一段空白,要求考生阐述大意。
这就得用白话文回答,而不能用文言文。
这一则的大意就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就不能称之为君子,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杜宁认真考试,遇到不懂的,直接翻看文宫中的书籍。
“大胆狂徒!竟敢将书籍内容带入考场之中,违反文院科举规定,不尊众圣,来人啊!将此人重打三十大板,轰了出去!”
“大人!大人!学生再也不敢了,求求您从轻发落,不要要将我赶出去!我上有老下有,他们要是知道我被赶出考场的话,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
“够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本官可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总之作弊就是作弊,谁也保不了你,带走!”
“不!大人!我求求你!我给您跪下了!不要……”
考场内突然想起一阵喧嚣,但很快就被堵住嘴巴,被士兵撵了出去。
显然,有人在考棚里作弊,被巡视的监考发现,然后赶出了府文院。
“哼!居然敢在本官的眼皮子底下抄袭,可笑!你们这些考生进入文院的时候,谁有带东西进来,本官早已心中有数,你们以为就凭你们那些手段,就可以瞒过本官的搜查么?本官这是欲擒故纵!”
监考得意洋洋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位考生,你是自己滚出文院,还是本官助你一臂之力呢?”
“大人在什么?学生不懂……”
“你的袖子里,敢不敢翻出来让我看看?”
“这……大……大人……学生一时糊涂,学生今后再也不敢了,求求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