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大结局(终)(1/2)
九皇叔打下南越,只在南越停留了数个月就走了,南越的事务都交给了东陵派来的官员料理。可打下北庆后,九皇叔却在北庆足足呆了一年。
没办法,北庆民风彪悍,百姓以善战著称,若无九皇叔坐镇,北庆指不定起义不断。
有九皇叔在,那些想借机煽风点火的人,可得好好掂量一下,能不能打得过九皇叔。打不过,还不能趁早死心,免得牵连家人。
毕竟,在九皇叔的统治下,他们的日子过得不仅不差,反倒更好。
左右他们与东陵本来就是一国的,先前只是分裂了,现在统一也没有问题。
而且,北庆与西楚接壤,从北庆出兵攻打西楚路线最短,粮草运输也最为方便。九皇叔坐镇北庆,也是为攻打西楚做准备。
一年!
西楚皇帝和西楚那些趁乱造反的诸王后人,见九皇叔一直龟缩在北庆,完全没有攻打西楚的意思,原本还打担心九皇叔会趁乱摘桃子的人,顿时放下心来了,专心打自己人。
诸王后人背后有黑甲卫支援,又有王子戎与谢三这样的顶尖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西楚皇帝哪怕占据着兵马的优势,一时间也奈何不了他们。
西楚的内乱持续了足足一年,直到黑甲卫与王子戎、谢三突然从西楚离开,诸王后人失去强大的后援,西楚皇帝才将这次叛乱彻底平息下来。
这一次,西楚皇帝再不顾西楚大儒和臣子们的劝说,将所有涉事者三族屠尽,不留一点隐患。
“朕不想西楚再乱一次!”西楚皇帝态度强硬,无视朝臣和西楚大儒们的劝说,大开杀尽,将西楚皇室杀的只剩下他这一支。
九皇叔收到消息,当下就笑了:“行了,天下一统最大的隐患解决了,可以攻打西楚了。”
北庆那些倚老卖老的皇室成员,可叫他烦心死了,偏偏又杀不得,为了安抚北庆的百姓,他甚至还要优待他们,做给北庆的百姓看。
为了让西楚皇帝屠尽西楚皇室,他足足等了一年,好在让他等到了。
西楚皇帝前脚屠尽西楚皇室,后脚九皇叔就打着为西楚诸王讨公道的旗号,出兵攻打西楚。
西楚这两年内乱不断,再怎么家底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九皇叔的铁骑就攻到了西楚皇城。
不过,西楚皇帝没有像北庆皇帝那般主动投降求和,他一直坚持到最后,在九皇叔的铁骑攻破城门冲入皇城时,西楚皇帝自尽了!
他一把火将西楚皇宫和自己烧了,也把自己的血脉烧死了。
“君王死社稷,西楚永不降!”
西楚皇帝自尽保全了西楚的傲骨,西楚不少文人大儒,在之后也选择自尽追随西楚皇帝而去。
九皇叔半点也不意外。
西楚文风盛行,文人最是讲风骨,西楚皇帝不肯降,在他预料之中,西楚大儒自尽追随西楚皇帝也在他的预料中。
但九皇叔还是叹了一句:“可惜了!”
可惜了那些大儒,他们原本可以教导更多人,把他们所学所知传承下去;他们原本可以在西楚为官,照拂西楚的百姓,可他们却选择自尽以成全自己的忠义。
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来没有千年的王朝,那些大儒他们到底忠的是谁?
九皇叔尊重,但不理解。
西楚亡国,但西楚的内政却比北庆严重太多了。西楚的朝臣、百姓对九皇叔充满了敌意,哪怕清楚地知道西楚亡国了,他们仍旧在反抗,各地起义不断。
按说这么严重的情况,九皇叔应该花更多时间在西楚,把西楚的政务料理妥当再说。然,九皇叔打下西楚,把西楚的事务丢给王子戎与谢三,就轻车简从的离开了。
真正的轻车简从,就他一个人,他连一个兵马都没有带,大军也留给了王子戎与谢三。
甚至九皇叔都没有提前告知他们一声,只在走的那天说了一句:“这里交给你了,本王回东陵!”
他出来一年多了,他忍耐到了极限了!
他尽了他身为帝王的责任,接下来,他该尽自己为人夫的责任。
苏云七在京城等他,他得回去了!
王子戎与谢三还以为,九皇叔说的回东陵,是要班师回朝。他们二人也能理解,仗打完了,九皇叔得回去商议新朝的国号和登基事宜,确实不宜在西楚久留。
西楚这一摊子事,也不是一时半刻能理清的,他们二人留在西楚,西楚也乱不了,九皇叔回去也无妨。
得了九皇叔的话,王子戎与谢三就为九皇叔班师回朝做准备,可不想他们才起了一个头,副将就来报九皇叔走了。
就那么水灵灵的,一个人骑马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