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聚餐文化闲聊(2/2)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在遵循着一种约定俗成的餐桌规矩,这些规矩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尊重,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在共餐的过程中,中国人通过餐桌礼仪来传递亲情、友情和尊重,使得每一顿饭都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中国人深信,食物是生命的源泉。因此,邀请他人共享餐点,不仅是一种深厚的情谊,更是对彼此关系的认可。而接受他人的邀请,则意味着接受了一份深厚的情意,理应予以回馈。这种回馈往往很简单,你请我一顿,我回请你一席,一来一回,便算作了一种默契的平衡。
在中国人的餐桌文化中,回请往往只是开始。被请者回请后,对方可能又会以回请的名义再次邀请,如此循环往复,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这样的结果却是,无论谁请谁吃,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在一起共进了餐点。
一起吃饭又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建立和维系关系。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宴请客人,中国人都会选择全体共食:所有的筷子都会伸向同一盘菜,所有的勺子都会舀向同一碗汤。在这种共食的文化中,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品尝到每一道菜,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与西方人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饭的方式相比,中国人的共食文化显得更加注重分享与和谐。显然,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人人都有份,大家一起吃”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真正看重的是一起吃饭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食物本身。可以说,共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事实上,请客吃饭的深层意义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在中国的餐桌文化中,兄弟情谊往往是通过共同享用美食来维系的。那么,如果我们也曾共进过餐,是否也能称之为兄弟呢?因此,不论我们是否有血缘关系,或者是否曾相识,只要我们曾一同用餐,便拥有了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纽带,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哥们儿”情谊。
在餐桌上做出的承诺,是严肃而不可戏言的,否则便是对食物的不敬和对餐桌文化的亵渎。因此,中国人常常通过请客吃饭来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建立亲密的关系。当然,请客吃饭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给人吃”,更重要的是“一起吃”,即通过共享美食来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这种“同吃一碗饭”的情谊,使得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充满了温情。
聚在一起吃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大摆筵席,即便是简单的份饭或自助餐,也能满足这种共食的需求。关系亲密的还会互相分享菜肴,甚至从对方的碗中夹菜品尝。这种共餐的习惯在中国深受喜爱,尽管分餐制被认为更科学、卫生且节约,但中国人往往更偏爱共餐带来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
在餐桌上,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流行语:“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打吊针;感情铁,胃出血。”这反映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义气。
餐具的选择也颇具讲究,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无疑要数筷子。当两根筷子夹住一块食物时,这一动作本身就蕴含着共食的深意。因此,在宴会上,用筷子给客人夹菜几乎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礼仪,它不仅代表着客气与和气,更在无形中传达了一种紧密相连、以防脱落的深情厚意。
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渡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
现代人谈到的中国酒桌文化更多是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酒桌文化与饮食文化并没有关系。早期中国酒桌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祭祀、庆典等礼仪结合紧密,是属于皇家与当权者的上层文化。酒的稀缺性与神秘性,为各种仪式做点缀,用庄严与宏达的场面诠释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合餐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起源于古代氏族的聚食习俗。这种习俗原本带有原始宗教性质,后来演变为一种社会联系和处理社会关系的饮食时俗。合族聚食不仅具有社会联系的功能,还被统治者用来拉拢人心,实现政治目的。
在商代,合餐文化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形式,聚食者包括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群,如人、众人、宁、右工等,且这类聚食活动受限于官方的许可,不能随意举行。此外,商代中低层社会的聚食群饮,性质颇类于礼书中说的“乡饮酒”,这是一种社会的“礼教”,出于统治者的“德政”。
夏商时期的统治者允许中低层社会在一些特殊时节聚食群饮,这是面对现实问题作出的政治举措,目的是为了安民,使民众能够安于居住,同时也是为了拉拢人心,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总的来说,合餐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功能,中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合餐饮食大国,基本上全球都是分餐制,不能单纯从卫生角度考虑,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