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 第138章 迷宫式回廊

第138章 迷宫式回廊(1/2)

目录

因为我们暂时也不清楚,这两座墓具体是什么格局,所以就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

决定好后,二叔又想了个办法,让我们把脚下的袜子脱掉,套在手电筒上。

这样能挡住手电筒的光不被照射出去,只留下一点点范围性的余光,能近距离看到四周就行了。

我刚把袜子脱掉套在手电筒上,旁边的孙反帝就闻着味儿,捏着鼻子嘀咕道:“我操了个……你袜子味儿咋这么大?比腐尸还上头啊!”

我看着套在手电筒上的袜子还在冒着烟,味儿确实挺冲,有点尴尬的咧嘴笑了笑:“有点汗脚……”

孙反帝要把他另外一只袜子给我用,被我当场秒拒绝。

我的袜子味儿虽然确实有点上头,但好歹是我自己的。

就算自己的再怎么埋汰,那也没有自己嫌弃自己的,但是别人的就不一样了。

当手电筒被袜子遮蔽住后,只留下了一点范围性的微弱光晕,勉强能模糊的看清周围的情况。

我们小心翼翼的顺着台阶进入墓室,再穿过比我们高一头的兵佣方阵,拐进了墓室南面的一扇墓门。

墓门后面又是连接着一条狭长的甬道。

这种布局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和大风岭汉墓的布局很像。

所以我们猜测,这可能不是甬道,而是一条回廊!

回廊和甬道虽然都是墓室里的通道,但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本质区别的。

甬道就是墓门与主墓室或者其他墓室连接的狭长通道,呈直线形的长条状,属于墓室的主干道。

而回廊是环绕主墓室或者椁室的环形、或者‘回’形通道,大多也都是与主墓室和耳室以及各种功能墓室相连,有些还会利用回廊做一些防盗设计,属于墓室的附属空间。

这种带回廊的古墓布局,也叫‘回廊墓’!

回廊墓在战国晚期到西汉最为鼎盛,基本上也是当时厚葬之风下,诸侯王墓的专属标配,模仿地上宫殿的廊庑,体现‘事死如生’的观念。

到了东汉之后,回廊墓就渐渐消失了。

再说到回廊的防盗设计,这个我们在大风岭的汉墓里已经见识过了。

不过大风岭汉墓用柏木垒叠的外、中、内三层回廊不是互通的。

而此时,马车上的銮铃还在被风吹的响个不停,清脆的铜铃声就像是一曲诡异的背景音乐,在墓室里回荡萦绕。

既然这里能南北通风,那就说明回廊无论设计了多少层,百分百肯定是互通的,这就省的再去费劲打通回廊了。

我们拿着套着袜子的手电筒,贴着狭长的回廊四周照了照。

这条回廊只有一米多宽,头顶是不到两米高的拱形穹顶,空间极其狭窄逼仄,又显得十分压抑,二叔一米八多的个子,虽然不顶头,但还是会下意识的弓一下腰。

在回廊的两边还画着很多形象生动的人物画像,大多都是以西王母、伏羲女娲之类的神仙为题材,这里面有着追求升仙的意思,在战汉时期,这个思想还是非常普遍的。

由于被袜子套住的手电筒光线太暗,我们也没有仔细去看。

不过在顺着这条回廊往前走了大概十几米后,二叔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立马停了下来,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风水罗盘看了看。

在这种情况下,二叔的任何异常反应,都能让我们跟着紧绷起神经。

孙反帝看二叔突然拿出了风水罗盘,立马捏着声音问道:“咋了?”

我同样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说道:“这条回廊是弯的,刚才我们是一直往南走,现在拐到西南去了!”

二叔突然拿出风水罗盘,应该就是为了这个。

“弯的?”

孙反帝惊讶的眼睛一瞪,又立马笃定的摇头道:“不可能,我们明明一直都在往前走,而且这才刚刚走了没多远,怎么可能会是弯的!”

二叔把手电筒照在罗盘上,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确实是朝着西南方向弯的!只是弯的弧度很小,再加上环境太暗,一般人很难察觉!”

二叔之所以察觉的如此细微,一方面是因为常年在地下世界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是二叔天生就具有极强的方向感。

而方向感这个东西,是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的。

我就遗传了我们姜家这方面的优良基因,方向感也很强,甚至都不用看罗盘,我都能百分百确定,这回廊绝对是往西南方向弯的。

既然回廊是弯的,那就肯定不是和大风岭汉墓一样的‘回’字形布局,也不是外、中、内一层套着一层的。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孙反帝看二叔表情很严肃,他跟着挑眉问道:“姜老板,这墓是凿山为陵,跟大风岭汉墓的黄肠题凑是两回事儿,稍微弯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

二叔再次摇了摇头:“不正常,这弯的弧度很均匀,明显就是故意这么设计的!这可能是一个迷宫式回廊!”

“先提前做个标记!”

说着话,二叔从身上掏出匕首,在左边齐腰位置的墓墙上,轻轻画了一个横。

二叔说的‘迷宫式回廊’,就是利用回廊的曲折多岔,犹如一个迷宫,让盗墓贼在里面迷失方向,从而将其活活困死其中。

毕竟回廊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守护中间被环绕的主墓室的。

当然,二叔现在也仅是猜测。

既然有了这方面的猜测,那肯定就要提前做好防范。

想要防范迷宫式回廊,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做标记,每往前走一两米远,就在墙上做个特殊记号。

为了不被同行察觉,这个记号还要在墙上做的特别隐蔽。

除了在墙上做记号之外,为了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二叔又拿出笔记本和笔,把我们走的路都给画出来,按照罗盘的指南针,就像是地图测绘一样,甚至能精确到转弯了多少度。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干盗墓这个行当,还真的就要十项全能,样样精通。

除了往前摸索之外,我们还要时刻听着对面的动静,避免来个转角遇到爱。

再又顺着回廊往前走了几十米,方向就由西南偏向了正西。

如果不是我和二叔的提醒,孙反帝可能打死都不会相信,就这么一直往前直走,居然能不知不觉的从南走到了西。

然而,接下来还不简单于此。

当回廊的方向偏向正西之后,不到两三米的位置,又出现了一个‘〈’形的折角,急转向了东面,左边还出现了一间墓室!

二叔立即在笔记本上把位置准确的画下来,然后先小心翼翼的把手电筒伸进墓室里。

趁着手电筒范围性的微光,我们大概能一眼看得出来,这间墓室并不是很大,估摸着只有四五个平方,里面整齐摆放着很多施釉的陶器和陶罐,这种东西并不值钱,市场价一件也就不过三五百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