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长城关隘之议(1/2)
高平之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由于双方不断增兵,柴荣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八万,号称十万大军。
而北汉军队也已经达到五万,契丹骑兵三万人。
大周从最开始的失利,到对峙,再到扭转战局,现在更是乘胜追击。
柴荣率军死战,北汉和契丹联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柴荣下令乘胜追击,如今已兵临太原城下。
由于高平之战大获全胜后,柴荣被胜利冲昏了头。
他认为北汉经此一役已是强弩之末,便想一鼓作气,拿下太原城,彻底将北汉覆灭。
于是,柴荣便不顾军队连续作战的疲惫,将太原城包围。
起初,大周军队在柴荣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攻势猛烈。
架云梯、推攻城车,一次次冲锋。
而北汉军队则在刘崇的指挥下,依托城墙顽强防守,使得大周军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太原城易守难攻,随着时间推移,大周军队的攻势开始受阻。
长时间围城,也导致大周军队后勤补给跟不上,粮食短缺,士卒饥一顿饱一顿的,士气也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天气也开始逐渐恶劣。
雪天,导致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和运输都变得极为困难。
就连攻城器械也开始损坏。
而契丹人,见大周军队久攻太原不下,担心北汉一旦灭亡,自己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和屏障,所以也开始积极参与防守。
局势越来越严峻,大周军队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一部分将领认为,继续攻打太原已经得不偿失,失去了战略意义,应该退兵,保存实力。
可柴荣怎会甘心错失良机?
他仍然希望能够攻克太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当柴荣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大周军队中突然爆发了疫病,许多士兵染病倒下,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柴荣不得不下令撤军。
……
当宁怀瑾得知这个消息之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他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居庸关、九孔楼、白马关。
这让上京的辽国皇帝耶律璟暴怒。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头颅低垂,一言不发。
而地上被撕碎的战报,也足以证明这位大辽国的皇帝有多么的生气。
“好啊,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啊。竟然骗自己人打开城门。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耶律璟的咆哮声在大殿之中回荡。
众臣不敢触这位皇帝陛下的眉头,只能齐呼:
“陛下息怒。”
“息怒?你们让朕怎么息怒?他宁怀瑾才带了多少人?就这么把南京丢了。这不是朕一个人的耻辱,是整个大辽的耻辱!”
见无人应声,耶律璟重新坐回龙椅上,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开口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现在还有什么办法收回南京。”
静。
大殿内死一般的静。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谁不知道那宁怀瑾有一种声音如雷的火器?
现在谁有把握收复南京?
更何况两线作战,对辽国来说,虽不至于元气大伤,但也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