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各怀鬼胎(2/2)
按照惯例,应该是等京城那边的京察出了结果,京中……n
再派巡抚下来。n
这里面涉及到官场的潜规则,京城那边结束了京察,n
也意味着各党派争斗有了结果,谁赢谁输已成定局。n
之后,才会派下巡抚,将败者阵营的官员拔除。n
“是去云州的,而非为青州而来,只是路过此地。”n
杨恭看到一众官员的担忧,便解释了一下,他前些天n
就收到相关传书。n
“云州......”n
一众官员瞬间就会意了。n
“布政史大人,巡抚还托小人带了句话,大儒李麟随行。”n
还没等杨恭开口,吏员补充了一句。n
张行英特意叮嘱了吏员,务必将“大儒李麟随行”这句n
话带到,其他的反而不重要。n
“大儒李麟?”n
一众官员闻言,又是一怔,作为官场老油条,他们明n
白到这句话才是重点,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是哪位大n
儒李麟。n
“是他?!”n
知府大人反应了过来。n
《绵阳亭送杨恭之青州》,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也让n
杨恭这位大儒刚一出仕,就有这首作打头阵,可谓占n
尽人和之利。n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似言简意赅的一句诗词,n
却蕴含了深刻的意境与哲理。n
而此诗,正是出自李麟之手。n
“起轿,速回布政使司。”n
杨恭原本拒绝的话语,当即硬生生地吞了回去,态度n
一百八十度转变,语气里透着急迫和欣喜。n
知府大人连忙跟上。n
一众青州官员没反应过来,疑惑之余,迅速跟上去,n
哪怕是看看热闹也不错,更想知道是谁让布政史大人那n
么失态。n
黄昏。n
雅致小院。n
杨恭亲自宴请李麟和张行英,许七安和张开泰也在座,n
还有青州的一众官员。n
甚至请来教坊司的歌姬和舞姬过来助兴。n
事实上,最初的教坊司就是纯粹的文娱部,专在官场……n
酒席上歌舞助兴,后来才渐渐演变成官办妓院。n
小姐姐们从卖艺到卖身,被迫营业。n
宴席中心人物是布政史杨恭、三品立命的李麟和巡抚张行英三人。n
一众官员敬酒的对象自然是他们。n
张开泰和许七安是打更人,被一众官员列入到粗鲁的武夫之中,自然没什么互动。n
武夫和文人是尿不到一壶的。n
许七安也乐得清闲,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认真地思考着怎么才能将酒席间的话题引到碑文上。n
要是强行开话题,就显得有点生硬,会让人觉得李麟太过功利,这不符合许七安的计划与原则。n
水到渠成,才是最好的。n
殊不知道,知府大人也正在想着和许七安类似的事情,该如何让李麟赋诗一首,刻录在碑文上。n
如此一来,他们一众青州官员就不需要头疼了。n
知府大人是收藏了李许诗集以及《红楼梦》的,所以对于李麟的诗才有多么恐怖,还是心中有数。n
要是贸贸然邀请李麟为碑文赋诗一首,就显得他们这些官员太过懒政,给了布政史大人一个很不好的印象。n
这种事情,万万不可。n
“有了!”n
知府大人很快就想起一件事情。n
不久前,禹州教坊司传出一首诗词,虽说此诗是跟花魁青荷娘子有关,但是这首诗出自李麟之手,让青荷娘子一夜之间成为花魁之首,身价暴涨。n
有了话题的切入点,青州知府心中便有了决定。n
他先是朝着李麟举杯,露出满脸的恭敬,试探地说道:n
“先生,学生听闻禹州传出一首佳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可否是出自先生之手?”n
虽说李麟很年轻,但是三品立命大儒是坐实的。n
最关键的,李麟并非云鹿书院的人。n
而这样的大儒,不会被朝堂排斥,自然是值得朝廷官员结交和示好的。n
三品强者,终究是超凡境,有了无视皇权的资本。n
青州知府愿意自降身份。n
相比于这一点,要是能让石碑刻上碑文,那这一切都是值得的。n
“好家伙?!”n
许七安一听,心中一惊,更是一笑,这下子,有人可以配合他表演了,正愁着没有什么好的切入点。n
这不,青州知府大人还是很上道的。n
一众青州官员闻言,顿时一喜。n
这首诗词,他们自然知道的,毕竟禹州和青州没多远,这种诗词佳作的传播速度还是非常之快。n
李麟闻言,没有太多意外,毕竟这也是他和许七安想要的结果。n
要是这首诗出自京城,就没有那么快就传到青州。n
“还有这事?”n
杨恭倒是一惊,最近忙于公务,真没有注意到这首佳作的存在,心中默默念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n
“好诗!”n
杨恭忍不住赞叹了一声。n
紫阳居士本就擅长诗词,奈何国子监取代了云鹿书院后,诗词在文坛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也让大奉诗词凋零的原因。n
整整两百年啊!n
一想到这一点,杨恭那是痛心疾首。n
正因为这样,杨恭得知许新年的送行诗是出自李麟之手,便亲自去见李麟一面,才前往青州上任。n
顺便,白嫖了一个诗名。n
读书人,谁不想名留青史。n
“布政史大人过奖了。”n
李麟谦虚地说道。n
如此一来,也就间接回答了青州知府的问题。n
“子麟,你太谦虚了。”n
杨恭笑道:“你的李许诗集,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是绝对是前无古人。”n
子麟,是李麟的字。n
说着,杨恭还看了一眼许七安。n
许七安只是淡淡一笑。n
李许诗集,虽说有两位作者,但是杨恭看得出来,显然是以李麟为主,毕竟《红楼梦》的主笔就是李麟。n
“李许诗集能成,还得是宁宴的功劳。”n
李麟说道。n
“李哥,是你太过谦虚。”n
许七安回了一句。n
杨恭颇为期待地问道:“可否在青州也留诗一首?”n
“子麟,最近还有佳作吗?”n
李许诗集,就收录了九首诗词。n
许七安的话,要细水长流。n
九首佳作,足以让大奉诗坛狂欢好一阵子。n
许七安还使用了饥饿营销的策略,毕竟一本李许诗集的价格是三百两银子,要是第二册出版得太快,第一册就显得没那么珍贵,顺便给文人骚客揽银子的时间。n
李许诗集第二册早就准备好了,至今只是压着没出版罢了。n
当初太子茶会上的《暮江吟》和禹州赠予花魁的《采莲曲》,都是收录到李许诗集第二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