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徐氏略记 > 第176章 西汉医官徐遂成

第176章 西汉医官徐遂成(1/1)

目录

西汉宫廷风云中的医官暗影

在西汉那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中,大多数人的目光往往聚焦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医官徐遂成不过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小人物。但他那句惊世骇俗的“汉武帝时医官修氏剌治武帝得二千万耳,今愈上,不得封侯,不如杀上,令中山王代,可得封”,却如一道划破寂静夜空的闪电,虽短暂却极为刺眼,引得后人对他的生平事迹充满好奇与探究。

徐遂成出生在西汉中期一个普通的医学世家。那时,医学虽有传承,但远未达到后世的昌盛与系统。家族中长辈行医的身影,从小就在徐遂成心中种下了学医的种子。家中虽有一些世代相传的医书,但大多是靠先辈口传心授记录下来的,文字晦涩难懂,可徐遂成凭借着对医学的热爱和一股子钻劲,整日沉浸其中。年少的他,时常跟随父兄出诊,穿梭在乡间小道,看着他们为病人诊治,自己则在一旁打下手,帮忙辨认草药、研磨药材,对病症的判断和治疗方法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感悟。

随着年龄增长,徐遂成不满足于家族所授的医术,听闻长安城中藏龙卧虎,医学交流频繁,便毅然前往长安求学。长安,这座繁华的都城,汇聚了各地的奇人异士和先进的医学理念。初到长安的徐遂成,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迫不及待地吸收着新的知识。他游走于各个医馆之间,虚心向每一位有名望的医者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习、君之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医术,分享临床经验,徐遂成的医术也因此突飞猛进。

凭借着扎实的医术和几分运气,徐遂成得到了进入宫廷担任医官的机会。宫廷,那是一个充满荣耀却又危机四伏的地方。为皇室成员治病,责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杀身之祸。但徐遂成内心满是对医学的追求和抱负,并未被这巨大的压力吓倒。初入宫廷,他小心翼翼,认真观察每一位太医的诊疗方法,学习宫廷中独特的用药和治疗技巧。

在宫廷的日子里,徐遂成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里的人们,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充满了勾心斗角和权力争斗。他看到有些太医为了攀附权贵,不惜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开出一些价格昂贵却疗效甚微的药方。这些权贵们,只在乎表面的风光,对于真正的医疗效果并不在意。

而那些身份低微的宫女太监们,一旦生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卑微,生命如同草芥一般,无人关注。徐遂成常常看到他们在病痛中苦苦挣扎,却无能为力。

这些现象让徐遂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渴望在医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用自己的医术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然而,宫廷中的黑暗和不公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失望。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充满权力和欲望的宫廷中,徐遂成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

汉武帝时期,宫廷对于医学的重视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医官们不仅享有崇高的地位,还能得到皇帝的特别关注和赏赐。然而,这一切在徐遂成看来,却并非完全公平。

当徐遂成听闻医官修氏用针刺之法为汉武帝治病,成功后竟获赏二千万时,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他眼中,修氏的医术固然高超,但仅仅得到钱财赏赐,却未能封侯,这实在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在那个时代,封侯意味着无上的荣耀和地位,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徐遂成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他自认为医术并不逊色于修氏,若能治好皇上的病,理应也能得到相应的地位和认可。

然而,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却日益激烈,徐遂成逐渐被卷入其中,难以自拔。他与习、君之等人来往密切,这些人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他的想法和行为。

在一次酒后,徐遂成的心中的不满和野心终于如火山般爆发。他口出狂言,说出了那句大逆不道的话,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心里暗自思忖着,以当今皇上的病情状况来看,即便能够成功治愈,恐怕也难以获得封侯的赏赐。毕竟,皇上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即便能够康复,也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龙精虎猛。与其如此,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皇上除掉,然后拥立中山王上位。这样一来,他们这些立下大功的臣子们,必然能够得到封侯的殊荣。

然而,徐遂成显然低估了宫廷的戒备森严程度以及告密者的无处不在。就在他们刚刚密谋好这个计划不久,立等便毫不犹豫地弹劾上奏,指控他们祝诅谋反、大逆不道。这一弹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宫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徐遂成等人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之快,他们甚至还来不及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就已经被宫廷侍卫们迅速逮捕。原本高高在上的宫廷医官们,瞬间沦为了阶下囚,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严厉的审讯和残酷的刑罚。

在狱中,徐遂成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被功名利禄冲昏了头脑,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但一切都已经太晚,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最终,徐遂成和他的同谋者们为他们的言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徐遂成的一生,是充满遗憾和悲剧色彩的一生。他本是一个有才华的医官,若能专注于医学,或许能在杏林留下美名。但他却在权力和欲望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西汉宫廷历史中的一个反面教材,警示着后人要坚守正道,不要被名利蒙蔽双眼。虽然他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但他的经历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宫廷生活的复杂和人性的脆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