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77集(1/2)
第四章山娃青年177集
1987年4月13日,天乌云密布,阴沉沉的可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山娃正在院子里踱步,大伯家的加急电报如一道利刃划破阴霾。
“赵高大哥病逝,速归。”短短几字,仿若晴天霹雳。山娃手一抖,电报纸滑落在地,他冲进屋,眼眶含泪冲父亲喊道:
“我大伯突然走了,您赶紧办调动,跟我和妈复婚,回老家奔丧吧!”
赵明却像被抽去了脊梁骨,瘫坐在椅子上,眼神决绝,一脸怒气咆哮:
“不!我不回去!你大伯走了我也不回,更不会复婚!你爱咋办就咋办吧!”
山娃气得满脸通红,他怨恨父亲鬼迷了心窍,无情无义。顿了顿,狠下心来,不得不转身夺门而出,直奔库都尔镇民政所。
民政所里,灯光昏黄,山娃颤抖着手,掏出了母亲的大刘庄精神病医院开出的精神病《诊断书》、母亲的《身份证》和《授权委托书》,递给了工作人员张慧英。
张慧英接过,仔细核对,表情凝重,一字一句说道:
“资料齐全,没问题。我这就叫你爸拿他的《离婚证书》来,注销作废离婚手续。”
说完,电话又通知了赵明单位的基建科科长魏雅琴,让她也来民政所一趟。
不一会儿,赵明赶来了,看到山娃,惊得瞪大双眼,满是狐疑问山娃说:
“你!来这儿干啥?”
山娃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咬牙切齿反问说:
“您不清楚我来干啥吗?”
这时,基建科科长魏雅琴也到了,众人落座,气氛凝重得像暴风骤雨的前奏曲。张慧英收起了赵明的那份《离婚证书》,严肃说道:
“今天叫大家来,是因为赵明离婚一事有问题。他隐瞒妻子精神病病史,我们工作有疏漏,发错了《离婚证书》。现依据其长子提交的材料,特别是那份精神病《诊断书》作为法律依据,宣布离婚无效,收回证书,对赵明予以批评教育,下不为例。”
山娃接过民政所开具的《离婚无效证明》,攥着父亲的《调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让它落下,转身大步迈向归途,登上那列哐当哐当的草原列车,向着兴隆县疾驰而去,背后的库都尔林业局在烟尘中渐渐模糊,前路迷茫,可他心中那团让家团圆的火,却越烧越旺。。。。。。
山娃下了火车,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地挪进了兴隆县城。山城的春天,本应是花红柳绿,处处散发着生机与希望,街边的柳树早已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大自然挥舞的画笔,为这座小城勾勒出一幅柔美的画卷;桃花也赶趟儿似的竞相绽放,一团团、一簇簇,如粉色的云霞般装点着街头巷尾,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浪漫的花毯。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景象,在山娃眼中却如过眼云烟,他的心好似被一层厚厚的冰霜包裹,寒冷刺骨,满心的遗憾与惆怅仿佛要将他彻底吞噬。
拖着如灌了铅一般疲惫的身躯,山娃回到了农贸市场中心的魏家租房小院。刚进院子,妻子刘荣荣就迎了上来,她一眼便瞧见山娃那疲惫不堪的模样,原本灵动的双眸瞬间瞪得大大的,很是吃惊,随即脸上涌起一抹关切。
“事情处理好了吗?爸爸能调回来吗?父母离婚的事咋解决了呀?”刘荣荣连珠炮似的发问,声音里透着焦急与期待。
山娃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屁股瘫软的坐在院子里的矮凳上,双手抱头,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把两次奔赴东北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跟妻子诉说起来。
“我满怀希望地去找父亲赵明调动工作,想着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多好。我连他的《调令》都一起带上了,一路上都在憧憬着他回来后的新生活。到了那儿,刚开始和他谈,他还有些犹豫,我就觉着有戏。”他悻悻的和妻子说道。山娃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可转瞬即逝,又接着对妻子说:
“可谁知道?当我提到张愿达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变了,眼神变得躲闪又坚定,说啥都不肯回来了,非要去找那个张愿达不可,要和她成家过日子。”
山娃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脸上写满了愤怒与无奈,继续蹙着双眸说:
“我是真怕他反悔啊,可该来的还是来了。没办法,我只能跑去民政所,找到工作人员张慧琴,才以母亲患精神病为由,提交了大刘庄精神病医院的《诊断书》,依据法律规定,这才好不容易收回了父母各自的《离婚证书》,让离婚无效。可当场就和父亲彻底闹僵了,我实在待不下去,就只能先赶回来了。”
刘荣荣听着,不禁眼眶泛红,既为丈夫的遭遇感到心疼,又对公公的行为感到气愤。拧着双眸,一脸惆怅与愤恨的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